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2(1 / 2)

加入书签

回安京,封为安平公主。”

朝堂之上,一群男人三言两语就决定了和亲,以及和亲的人选。

没人在意要去和亲的“公主”是否愿意。

现在人选是定了,但还有一个问题摆在眼前。

足足有两路半被流民占领,想要通过驿站传信去黎县只怕有些困难,故而只能派出一支队伍,由禁军与传旨的使臣快马加鞭,去把人接回来。

去接安平县主回京的这个差事显然不是个好差事。

现在各地民怨四起,要想绕过潼川路、津南路、津北路到底熙河路,要多走快一半的路程。

*

郭寒与郭自出差一个月之久,这次的地点是津北路。

W?a?n?g?阯?f?a?B?u?y?e?i????ǔ?ω?è?n?Ⅱ????????????????

之所以选择津北路,是因为这里刚被朝廷收复回来,而相邻的潼川路、津南路已被完全占领,西广路仅剩一半。

津北路是个打探消息的好地方,况且从前莫家就在此处,行事也能方便些。

阿兄平日里爱叼着根狗尾巴草,看着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混在流民里,倒是一点都看不出区别。

至于郭寒,她已摇身一变变成得道高人,混进了津北路州府金州知州的后院当中。

至于把戏嘛,她可比那些个招摇撞骗的同行要厉害的多,毕竟这也是学过一点基础化学的。

郭寒不光唬住了知州,还成功用一套美容护肤的功力拿捏了知州的娘子。

在加上郭寒根本不要他们上供的银子,只说与他们有缘,暂留此处,缘尽了,她自会离开。

现在有了通讯器,他们再折中设立站点,传递情报不要太方便,林肆远在陵州,睡醒便可知道五更天们探听道的所有消息,小到街边的卖菜娘子的愁容,大到知州不经意透露出的急切。

郭寒照常在自己的住处蒸馏了一小陶瓷瓶蒸馏水,往知州娘子面前一放,便是说是琼浆,用来敷脸极好。

比起知州,郭寒从知州娘子这里知道的消息更多一些,毕竟有些朝堂机密,知州是不会在她面前细说的,只说个大概,比如这事成不成,是福还是祸。

郭寒便结合其他五更天探听的情报揣测,想好答案以后,眼睛一闭,伸手掐个孔明六曜星。

这玩意嘛,主打的就是概率问题。

郭寒不光解答,还会提醒知州要注意什么,比如注意小人,注意文书的缺失等等。

就算他的文书不丢,在金州负责接应的五更天也能让他的文书出点小问题,当初的飞檐走壁可不是白学的!

如何悄无声息的偷进别人的家里不被发现,是每个正式毕业的五更天的基本操作。

郭寒让知州娘子躺下,自己则是将蒸馏水倒在手心,替知州娘子按摩穴位。

知州娘子被按的舒服,闭上眼睛,“多谢绿江娘子,这样好的琼浆,就这样白白地给我用。”

知州娘子颇有些不好意思,哪有人给钱都不要的。

绿江娘子这名还是县主想的,郭寒问县主,这绿江二字可有什么深意?

林肆微微一笑,“绿江二字代表一身正气。”

郭寒照例给知州娘子按摩,反正按舒服了她什么都说。

按到一半,门被推开,是知州家的小女郎。

小女郎年岁与郭寒差不多,只见她皱着眉头,似乎是没想到郭寒在,急匆匆地行礼。

“绿江娘子。”

知州娘子眼睛都没睁开,“绿江娘子不是外人,你有什么事但说无妨。”

小女郎叹了口气,“我方才在书房,阿父教我练字,却从驿站送来消息,太子殿下要与南诏和亲,平阳公主年方十四,选来选去,竟选了那位被送到黎县的安平县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