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3(2 / 2)

加入书签

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话。

但很快卫芃和齐良就知道自己的活来了。

樊楼最大的包厢里是有人在吃饭的,方才行菜还进去换了一次茶水。

三人结了账,卫芃便对从印儿说。

“这下就是考验你轻功的时候了。”

从印儿眨眨眼,“我可是封西席的优秀毕业生。”

三人一跃而上到了楼顶偷听,掀开了一页瓦片朝里看。

只见里面几个大腹便便的中登正在推杯换盏。

“这宁州知州不愿见人,也不收礼,咱们在宁州的日子可如何过啊?”

“这安平县主定的规矩当真是奇怪,不光是知州,那些白直还说喝酒是陋习呢。”

“是啊,”

“你们可曾听说千城县要建盐厂了,说是用粗盐的价格就能买到精盐,若当真是这样,咱们几个日子可怎么过啊?”

大腹便便的老登眼珠子一转。“到时咱们就说这千城县的盐有毒,就算是县主用了法子成精盐,那也是不能吃的。”

“有道理,只需要在群人中多多散播这般谣言,定然是有人信的,”

“此法可行。”

“此法甚妙。”

“这样就是查,也查不出是谁做的,千城县的盐矿有毒本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卫芃挑挑眉。这次视察还真让他们视察出问题来了。

于是三人老老实实的坐在桌子上用炭笔记下几人的衣着样貌,以及谈话内容,三个人每人负责记录一样,写的便很快。

在一个州城县城视察的工作一般要进行三至五日。

第二日,三人出门去到了曾经著名的贫民区。

这里算是宁州的贫民区,以前是乞儿以及吃不起饭的人聚集之地。

三人来到这一片区域,着实觉得与原本的描述十分不一样。

至少他们没有看见以乞讨为生的人,如今的宁州,活非常多,总是饿不死的。

而且土豆和红薯又不贵。

这里算是改造的重点区域,分到宁州的白直们都对此地很是上心。只要将这里改造好了,将来升官便是很重要的功绩和材料。

接下来的视察,虽偶有些小问题,但总体没有出现严重违章违纪的问题,知州也暂未发现作风和受贿的现象。

三人便继续往宁州下属的县城去。

千城县因得有个盐井,但又有毒,从前贾文石一直被别的县令有些瞧不起。

说他运气不好。

如今盐厂在建,县衙最忙的就是招工这一事。

盐厂煎盐的操作过程已拿了下来,也从上面派了技术顾问和管事来。

丁蒲对于招工这块没有意见和发言权,他主要是过来看晒卤架,以及大锅和石炕这些工艺设备。

张英的阿娘自从得知这盐厂应当是要招人,在家是一点都坐不住。

她想赚钱买棉布呢。

而且听闻什么这盐厂要实行三班倒,每班只用工作四个时辰。

张英的阿娘就更欢喜了,这样她的个人时间便很多了,若是上夜班,那她白天就能去地里翻一番种的土豆和红薯。

若是她上早班,那就让张英和张父下班的时候顺便去地里。

三班倒的消息传的沸沸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