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4(2 / 2)

加入书签

没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兜兜转转多年才娶到妻,如今育有一女。

因得林肆登基的原因, 安京大批女官涌现。也算是重塑了安京官员女眷们的三观。

尤其是家中没儿子的。既然这女儿也能去做官,那他们何须死咬着儿子不放?

女儿家照样可以光耀门楣。

王侍郎在一个月以前从来不知道什么小学堂中学堂夜校有什么区别, 更不知道这语文数学物化地理是个什么东西。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 他跑前跑后,先是厚着脸皮去找了左尚书,结果得到的回答和其他人不尽相同。

随后王侍郎没办法, 只能去找了辛临以及晏生光。

他又不是傻子,这两人在朝堂一唱一和的,明显就站在了陛下这边。

结果他没想到晏生光居然对上学这一政策一点都不知道。

王侍郎无奈只能去找了辛临,笑的他脸都快僵了。

辛临喝着热茶,将这茶盖子一放。

“王侍郎,你可有带纸笔?这熙河路读书一事颇为复杂,我与你细说,你恐怕记不住啊。”

王侍郎只得低声下气,“可否借用辛老家纸笔?”

辛临见状,点点头,开始侃侃而谈。“这读书嘛,自然是越早越好,首先便是从这小学堂开始,是有年龄限制的,今年政策放宽到了十四岁,若是超龄了。那便只能去读夜校了,夜校教学质量定然是不如小学堂的。从小学堂毕业,参加毕业考试,达到分数线,即可上中学堂,这中学堂可就重要了,现在只有中学堂毕业,才能考吏官从基层做起!”

王侍郎大松一口气,还好还好,自家女儿还能读小学堂。

王侍郎又问,“但是这熙河路路途遥远,安京不可能不建学堂吧?”

辛临摇头。“现在陛下刚登基,要解决的民生问题那么多,你要等着安京的小学堂。只怕你家女郎要在家白白等一两年。到时,别人家动作快的,小学堂都快毕业了,你说这划得着吗?”

王侍郎沉默了。

“辛老说的有道理。”

林肆既已登基,他一对孙子孙女在熙河路读书的时候早晚都会被人知道,他索性明说。

“这熙河路学的东西可和咱们读书学的完全不一样,什么二次元方程式什么公式,我可是闻所未闻啊,我家那对小霸王学的回家时都满脸愁容呢。”

王侍郎又问了许多问题,回到家时,已是满脸严肃。

他将自己的夫人与女儿叫了出来。

他问。“我方才去辛御史家问了,这读书一事,要读就刻不容缓,若是在安京等,可能年龄拖过了,也无端浪费时间。”

然后他问自己的女儿。“告诉阿父,你想去读这个书吗,若是要读书,就要去熙河路,一去最少是两三年。”

王侍郎的女儿王漾手指绞着帕子,“阿父....都说人想往上走,我不想在家中无所事事的等着待嫁。”

和王侍郎有着一样想法的人很多。

个人的荣耀算什么,一个家族要延续下去,那才是最要紧的。

这些安京的官家郎君与女郎就这样带着好奇、雄心壮志、振兴家族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一窝蜂的来到了熙河路。

陵州作为熙河路的州府,如今已建了中学堂,大街上更能瞧见背着斜挎包的学生们。

外地牛车一辆辆的排队在城门口,城内的百姓期初还会好奇,到现在已然见怪不怪。

“定然又是从安京来读书的,要我说,这不是抢占咱们本地孩子的读书资源吗。”

“偏生这群人什么规矩都不懂,昨日我还瞧见一个挂了安京牌子的牛车连行车靠左都不知道,就这么占着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