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6(2 / 2)

加入书签

首先是布。山下的同事都穿着布来遮盖身体,他们自然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只身着动物皮毛以及树叶串成的衣服。

自己去成衣铺子买了了以后, 回到山上在看见家里人还穿着动物皮毛以及树叶, 心中总觉得有些诡异的羞耻感。

在阿米的带领下,部分山民终于有了存钱的概念,故而给自己的家人也买了成衣。

衣服一买, 其余的什么锅碗瓢盆,都得添置。

不光如此, 还有山下的食物,山民们没有一个是不爱吃的。

山民逐渐认清了一个事实,山下的东西就是好,看什么都想买回去,可是越是这样, 就越存不住钱。

阿米认认真真攒钱到现在, 为的就是搬离山上,搬离这个居住在小木屋和洞穴的潮湿环境。

她在山下做工越久, 每每望向山下百姓的屋子,想要搬离的心就越发强烈。

终于, 阿米攒到了能在县里买一套小院子的钱。

她如今的汉话已到了能听能说的程度, 虽还有些许口音,但是和大安百姓的交流完全没问题。

阿米只笼统知道山下的宅子买卖起来不光需要钱,还有其他复杂的手续。

这些就超出阿米的认知, 她想了半天,决定直接去县衙求助。

对于山民想买宅子定居在山下这样的事情,县衙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毕竟汉化山民,一直都是西广路所有官员要推行的政策,阿米愿意在山下买宅子,那便正说明他们的工作做得好呀!

只要将这件事落实好,相信有别的山民瞧见了,发现了住在县城里的好处,想必也会依样画葫芦的考虑下山居住。

这到时候往自己的履历里一写,又是十分漂亮的一笔。

白直们相当重视,不光帮忙找小院,还特地问了阿米要几口人居住,对于屋子有什么要求,想要什么地段,是要院子大的,还是屋子大的。

这日,白直们挑挑拣拣了三处院子,陪同阿米去看。

阿文也动了在山下买院子的心思,但他不如阿米会攒钱,也担心无法说服家中的人,故而今日他便顺道陪阿米看看。

第一处宅子较为老旧,院子里还堆砌着杂草,地上和屋子里都蒙上了一层灰,一看就是很久没人居住。

白直将语调放慢同阿米解释,“这宅子许久未住人了,故而脏乱了些,但是屋子采光不错,也南北通透,里屋大得很呢。”

担心阿米不懂南北通透是什么意思,白直特地给她指。

“就是这边和这边,你瞧,白天的时候屋子里都亮堂呢。”

阿文也是第一次看这山下的宅子,虽说这第一间破败了些,但他仍是看得哪儿哪儿都满意。

这屋子有专门的小院,还有灶间可以煮饭,不似在山上,就在平地里搭个炉子便煮东西吃了。

这也是阿文第一次知道原来山下人的宅子长这样,毕竟从前只在外面远远的看过。进来才发现里头是有专门睡觉、专门吃饭、接待客人的地方。

第一间看完,紧接着又步行去看第二间。

第二间比第一间要干净整洁许多,但是就不是南北通透的户型,比方才那间的灶间要小得多。

阿文看了两间宅子,每一间都很好奇进去仔细的看,仿佛买宅子也有他一份似的。

白直一个劲的讲述这个宅子的优点。“这间小是小了些,但地段好啊,你们如今都在水泥厂做活吧,这一出门,走不了几步就到上班的地方了,多方便啊。这离菜场也近。”

阿文原本还嫌弃这间宅子不如上一间通透,但听白直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