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8(2 / 2)

加入书签

“宣周显,带那个余轻则,即刻入宫!”他的声音沙哑,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圣旨传出,周显早已准备妥当,亲自带着着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换上了一身簇新布衣,却依旧难掩局促的余轻则,踏入了他从未想象过的深宫内苑。

余轻则是被绑起来的,他被绑了一整晚,直到来之前才被迫换了一身衣裳。

他不愿掺和,可有人硬他要掺和。

就在余轻则低着头,被内侍引着跪在御书房光可鉴人的地面上时,谢渊的目光牢牢锁定了他。

“抬起头来。”

低沉而充满威压的声音在头顶响起。

余轻则浑身一颤,依言缓缓抬起头。

刹那间,谢渊仿佛被一道惊雷劈中,整个人都僵住了。

周显跪在一旁,偷偷观察着皇帝的反应,心中狂喜,知道事情已成了一半。

他适时地叩首,声音沉痛:“陛下,此子容貌,与陛下龙颜如出一辙,还与多年前的宁庶人分外相似,臣恳请陛下,为江山社稷计,明察秋毫!”

周显是朝中老臣,说出的这番话也颇具威严。

谢渊猛地回过神,眼中情绪复杂难辨,有震惊,有恍然,更有一种被欺骗了的巨大愤怒。

他深吸一口气,极力维持着帝王的冷静,但声音已然带上了冰碴:

“滴血认亲!”

简单的四个字,如同惊堂木拍下,决定了两个人的命运。

内侍早已备好清水与银针。

谢渊率先刺破指尖,一滴殷红的血珠落入清澈的水中。

随后,内侍战战兢兢地请余轻则伸出手。

余轻则哪里见过这等阵仗,手指抖得厉害。

银针刺破指尖的疼痛让他瑟缩了一下,一滴血顺着指尖滴落,在水中缓缓下沉,最终与谢渊那滴血,悄无声息地,融合在了一起。

御书房内一片死寂。

所有宫人都屏住了呼吸,周显嘴角控制不住地向上扬起,又迅速压下,换成一副果然如此的沉痛表情。

谢渊死死盯着碗中那两滴融为一体、不分彼此的血珠,瞳孔剧烈收缩,胸口剧烈起伏,一股混杂着狂喜、震怒、以及被愚弄的极致羞辱感,瞬间冲垮了他的理智。

“好得很!”谢渊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眼神阴鸷得吓人,“传谢玉阑!立刻!马上!”

东宫内。

谢玉阑正坐在窗边,心神不宁地摆弄着那只谢临沅给他新做的、尚未画上眼睛的风筝。

他隐约感觉到宫中气氛不对,皇兄今日面色格外冷峻,孟九尘他们也行色匆匆。

突然,几名面生的内侍带着一队禁卫,径直闯入东宫,态度虽还算恭敬,语气却不容置疑:“八殿下,陛下有旨,请您即刻前往御书房。”

谢玉阑吓了一跳,手中的风筝骨架“啪”地掉在地上。

他茫然地看向一旁的谢临沅。

谢临沅面色冷然,上前一步,挡在谢玉阑身前,目光锐利地扫向来人:“何事如此紧急?”

“回太子殿下,奴才不知,只是奉旨行事。”为首的内侍垂着眼,语气强硬。

谢临沅心知肚明,该来的终究来了。

他握了握谢玉阑冰凉的手,低声道:“别怕,我陪你一起去。”

御书房内的气氛,比谢玉阑想象的还要凝重百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