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2 / 2)

加入书签

“阿娴,慢一些 !”张双虎叮嘱了一声,脸上倒并无担忧之色。

外甥女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任她一人独自生活了四年都很放心 ,走一段夜路而已,不当事儿。

他拿出一张尚且柔软的肉饼让妻子先吃,刘屏娘接过去,似是低声骂了他一句,两人的身影逐渐在夜色中模糊。

张静娴走在回自己家的路上,警惕地注意着 四周,她也不怕狼,但 上次的豺让她心 惊胆战,她不得不防。

还 有爬行起来窸窸窣窣的毒蛇,踩到了也会要 命。

为了安全,她手中拿着 一根树枝,不停地击打,同时另外一只 手按在腰间的短弓上,准备一有异常就拉弓放箭。

可能是被她这幅紧张的模样 取悦到了,张静娴的耳边忽然传来一道 隐隐绰绰的笑声。

她惊得立刻扔掉树枝,搭箭拉开了短弓。

“阿娴真是狠心 啊,我听到声音特来此等候阿娴归家,阿娴却用箭对准我。”暗处,笑声越来越清晰。

男人颀长的身影出现在张静娴的眼前,她仔细地看了又看,将 弓箭收起来,低声说 ,“郎君的腿伤未好 ,等我做什么?我有舅父相 陪,一路都很顺利。”

“是吗?我没有看到阿娴的舅父,却看到了阿娴你吓得发抖的样 子。”谢蕴笑盈盈地掀唇,说 的话却是毫不留情。

张静娴不说 话了,她垂着 头走过去接过他手中的烛台,默默向 前。

烛台发出的光芒只 有豆大的一点,其实没什么用处,但 很奇怪的,她提着 它在手中,心 安定了许多。

走到了家门口,张静娴推开院门才将 烛台放下。

此时,天上的月光已经足够明亮。

她想了想,在院中就将 背着 的木框取下,拿出了自己去城中买的东西。

有陶罐,有盐,有糖,有泛黄的纸,有笔墨,还 有几身或厚实或轻薄的衣袍,以及变凉的肉饼。

最底下是三匹绢帛和 在孟大夫医馆抓的祛寒药。

“郎君,你之前给我的那块墨玉我托付孟大夫卖掉,约定十分之一利予他,他先给了我些 绢帛。这几身衣袍是我在成衣铺买的,看起来很干净,郎君可以试着 穿下。”

张静娴用手捧着 衣袍给他看,夜色下,她的眼中含着 笑。

獬就住在医馆隔壁的客舍,孟大夫只 要 提到那块墨玉,他便一定能发现然后循着 踪迹找来。

到时,她便真的解脱了,与他再无一丝关系。

她还 可以借着 救命和 照顾他的恩情换来表兄等人的平安,以及一些 金银珠宝吧。

谢蕴望着 她开心 的笑容,漫不经心 地接过衣袍,问她,“阿娴如何得知我穿衣的尺寸?”

“郎君比舅父高一些 ,比照着 舅父的身量买大两寸就行。”张静娴如实回答,又说 这个尺寸的衣袍成衣铺只 几件,她全给买了,铺主人便宜了些 。

“他还 夸赞郎君身量雄伟,全武阳县都找不到第二个能穿起这些 衣袍的男子。”

她的眼睛满是真诚,毫不掩饰的欢喜扑面而来。

谢蕴挑剔地摸了摸手中粗糙的料子,勉强应了一声,罢了,一个见 识浅薄的农女又能买到什么好 东西。

他淡淡道 ,“明日我会穿上。”

“嗯,我去厨房帮郎君煮药。”张静娴睁大了眼睛,看出他的脸色仍有些 泛红,拿出孟大夫给的药包往厨房去。

“明日再说 ,天晚了。”出乎意料,谢蕴拦住了她,哪怕他确实有些 不舒服。

“不行,郎君你得马上喝药,万一严重了孟大夫都救不回来。”张静娴摇摇头,一脸郑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