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1(2 / 2)
几乎没有太多犹豫,夕桐和虞思邪做出了共同的决定。
他们终止了所有积极的、带有创伤性的治疗,只进行必要的止痛和营养支持。
然后,他们带着外婆,离开了充斥着消毒水气味的医院,回到了W市——这个承载着外婆大半生记忆、也承载着夕桐童年和青春的城市。
他们在W市外婆家里安顿下来。
虞思邪将大部分工作转移到线上处理,尽可能多地陪伴在侧。
夕桐则放下了手头所有的事务,全心全意地陪着外婆。
最后的时光,没有痛苦的化疗,没有冰冷的仪器。
有的是窗外熟悉的景色,院子里和煦的阳光,虞思邪亲手煲的汤,夕桐耐心的陪伴和读报声,还有肚子里那个悄然成长、时不时踢动一下的小生命带来的希望。
外婆的精神在回到故土后,似乎真的好了一些。
她时常摸着夕桐隆起的肚子,眼神里充满了慈爱和不舍,喃喃道:“真好……我们小夕又要当妈妈了……”
虽然最终,外婆还是在曾孙女出生前,安详地、带着对所有人的爱和不舍,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但至少,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她是在最爱的人陪伴下,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有尊严、相对舒适地度过的。
因此,为女儿取名“忆林”,不仅仅是对外婆的追思,更是对那段在W市、陪伴外婆走完人生最后、最温暖时光的铭记……
三个月前。
W市的外婆老家,因为主人们的归来,以及即将到来的新生命,而重新充满了生机。
夕桐的孕肚已经很明显,行动间带着孕妇特有的笨拙与温婉。
他们没有住在更方便的大平层,而是选择留在了这栋承载了夕桐太多童年记忆、也充满了外婆生活气息的老房子里。
午后阳光正好,透过老式的玻璃窗,在客厅洒下一地斑驳的光影。
夕桐有些嗜睡,靠在沙发上盖着薄毯小憩,呼吸均匀。
虞思邪则坐在一旁的藤椅上,处理着平板电脑上的邮件,时不时抬眼看看她,眼神温柔。
外婆的精神时好时坏,但今天午后,她难得地清醒,靠在躺椅上,目光慈祥地掠过夕桐隆起的腹部,又落在虞思邪身上,嘴角带着温和的笑意。
“思邪啊,”外婆的声音有些虚弱,却带着回忆的悠远,“过来,陪外婆说说话。”
虞思邪立刻放下平板,搬了张小凳子坐到外婆躺椅边,姿态恭敬而认真:“外婆,您说。”
外婆的目光望向窗外,仿佛穿透了时光,看到了多年前那个小小的身影。
“小夕小时候啊,可皮了,一点不像个女孩子。”外婆的声音里带着宠溺的笑意,“就前面那个小公园,有棵歪脖子树,她啊,趁我不注意,蹭蹭就爬上去了,坐在树杈上晃着腿,可把她妈妈吓坏了。结果你猜怎么着?她还在上面笑嘻嘻地喊:‘妈妈你看!我比房子还高啦!’”
虞思邪想象着那个画面,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目光柔和地看向沙发上安睡的夕桐,很难将树上那个淘气包和现在这个沉稳优雅的她联系起来。
“她啊,看着文静,主意可正了。”
外婆继续回忆着,眼神有些迷离,“小时候她爸妈不靠谱,有时候答应带她去玩,临时又去不了。她也不哭不闹,就自己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口等,能等一整天。谁劝都不听,倔得很。”
外婆顿了顿,轻轻叹了口气:“后来她爸妈走得突然……又留下一堆的烂摊子……这孩子,就更不爱说话了。那么多的压力压在她一个小女孩身上,我一个没文化没能力的老太婆根本帮不上什么忙……真的是苦了这个孩子了。”
虞思邪静静地听着,这些他不曾参与的过往,一点点在他心中拼凑出一个更完整、更立体的夕桐。
她的独立,她的坚韧,她的倔强,早在童年时期就已埋下种子。
“她第一次学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