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1 / 2)

加入书签

于活命,这些算什么。

只要顾熹之彻底落入他手里,他有的是法子整治他。

除此之外,姬檀也从不是一个甘愿被蒙在鼓里,愿意糊里糊涂、将就着得过且过的人。如果是那样的话,他这太子早死了千百回了,又何来现在。

姬檀宁愿得知这背后一切不堪的真相,哪怕就此身陷泥泞,困囿囹圄,也在所不惜。

“即日起,东宫和探花郎的往来接触便不要你再去办了,也不用你手底下的人。你提前仔细调教好琳琅,该告诉他的也一并都告诉他,之后任何事情都交给他去办,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不择一切手段让探花郎倾心于他。”

“然后,尽早成婚。”

他偏要知道,顾熹之对于这个肖似他模样的人是什么情感。

也要知道,顾熹之对于他又是什么意思。

作者有话说:

----------------------

第17章

又几日,顾熹之休沐在家,难得没有任何事务处理。

太子殿下经办的政务推进顺利,连带着他也闲赋下来,除了为一些公文整理典籍参考或提出意见外便没有什么事了。

政务轻松,顾熹之也可以好好在家休息,然而,他却并不高兴。

这意味着他见太子殿下面的机会也少了。

本就不多的机会,现在愈发少了,且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总觉得自那日临江清宴后太子殿下就对他冷待了许多,不仅没再召见过他入东宫,就连他主动写的请安折子也没有一字批复。

往来传送公文的小太监换成了琳琅,问他太子殿下近况如何,他总以一句“殿下一切安好”就囫囵结束。

这让顾熹之更不高兴了。

不由忍不住深想,是不是他最近总添麻烦惹得太子殿下不高兴了,还是他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顾熹之时时自省,却始终没有头绪,整个人神牵魂绕,坐在案几前一筹莫展地看着太子殿下抄录的诗集。

正当这时,沈玉兰敲门,告诉他东宫又过来人了。

顾熹之噌地一下站起身来,发觉自己略有失态,赶忙拾掇好表情,期待这次来的人是小印子,或东宫其他脸熟的下人。

然则,顾熹之还是失望了。

又是琳琅。

甚至他都没有什么正事,来这一趟仅是为了给顾熹之送点心。实无必要,顾熹之心想,若不是想要知道东宫和太子殿下的消息,顾熹之都不愿再与之来往。

但人来都来了,顾熹之还是以礼相待。

直到琳琅说,这不是东宫厨子做的点心,是太子殿下让他送来的,升平公主亲自做的糕点。

闻悉的一霎那,顾熹之手指松动,险些食盒都摔了下去。他脸色微微发白,难以置信再次确认:“这是,公主亲手做的?”

“是。”

琳琅肯定点头,他还特意从东宫的奴婢那打听了。

据东宫的下人说,公主对探花郎一见倾心,意欲招他为驸马,这才有了诸如眼前的种种行事。

琳琅还知道,顾大人不喜公主,且有龙阳之好,为此太子殿下特意安排他来与顾大人接近,欲结两姓之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