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2 / 2)

加入书签

“你个毛没齐全的小鬾鬼!编排起你爷来了!”

王麻子要拿帚教训他,被其妻曹氏进来拦住,她手里还抱着小女王绵。

“你也别总让孩干些偷鸡摸狗的事,孩大了都能辨是非了,没的被人背后说闲话叫抬不起头。”

“何人说闲话?谁人不知冯家后山果树多,春日竹多笋多,要不挣抢着去干牧猪的活儿?

她季家二凤怕是连吃带拿回家都不知有多少了!要么能吃得起肉呢,定是卖果儿来的钱!”

王麻子午后也闻着了那股子肉味,那香啊。

他那肚子不知哀鸣过多少回。

日入时,季凤背着捆柴,提着一只大薯归家来。

季胥正在院里扫木屑,昨日扛回来的粗柴下午都劈好放在屋檐下了,屋前显得空旷起来。

“阿姊,你做的肉真香,连冯兴霸都馋得不行。

你瞧,我与他些肉吃,得了个大薯,晡食要不要做薯羹?”

所谓薯羹,就是把薯切块加水煮,再加些盐,吃起来木肤肤没什么滋味,但能果腹。

“做道油渣炒片薯吧,鲜脆爽口又下饭。”

炒?季凤觉得新奇,想着这应该也是阿姊在长安宫城里学的,就像她说过的竹甑一样。

庖厨之方她只知炙、炮、脍、熬、蒸、烩、炖、羹、煎、炸。像炙、炮和脍用在肉类比较多,她听说冯大家会吃羊心炙、鱼脍,乡里祭祀的时候也能见到炮制的豕肉。

家里还是用烩和羹比较多,这些加水就行;像煎和炸太费油,也吃不起去,就年节会煎炸几道吃食打牙祭。

“炒”又是什么?她跟前去看。

只见季胥先把大薯洗净削皮,薯肉切成薄片,片状的薯呈现出一种鲜嫩的紫色。

釜里热油,加些中午炼油得的油渣,再撒上一把下午在牛脾山找的野椒,鲜辣一下激发,大薯一倒,迅速翻炒,最后酱和盐调味,盛在破开的竹篼节里。

一盘看上去鲜紫晶亮,让人垂涎欲滴的油渣炒片薯就做好了。

配上事先焖好放在灶面温着的米饭。

一口菜,鲜辣脆爽,偶尔吃到酥香的油渣,别提多下饭。

季凤和季珠吃得额头上都有些冒热汗,可那是极其畅快的。

没什么比能吃饱饭更开心了。

“阿姊,我还是头回吃到这样好吃的大薯。”这大薯自家从前也种过,做薯羹就没有这样的滋味。

看来“炒”,真的不一般。

季珠更是吃得嗯嗯晃脑袋,肚子都鼓起来。

饭菜光盘,季胥也是心甜意足。

洗釜和碗筷的事,季凤主动包揽。

她收拾时,见那灶上放着只土陶盆,盖着麻布。

“阿姊,陶盆里是什么?”

作者有话说:

----------------------

改了下书名~

补注:

阿母阿翁:母亲父亲。

大母大父:祖母祖父。

第6章

“溲面,放那做饼酵的,有了饼酵明早做蒸饼。”

为做饼酵,她把陶盆和麻布都开水消过毒,使的放温的开水溲面,就利用空气的酵母让其发酵,现在天气热,她是日中时分开始和的溲面,约莫明早就能自然发酵成饼酵。

“可不能去掀开。”

做饼酵无杂菌很重要。

季胥拿上锄头,准备趁太阳还没下山,再去牛脾山找些能用的东西。

“哎。”季凤蹲在檐下,用无患子洗器皿。

蒸饼她倒吃过,早年家里尚未分家,还算宽裕时,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