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1 / 2)
,
“还有哪个乔家,自是县里来的乔家,去去去,别在此地碍手碍脚的。”
把手一挥来驱赶他们,那处挑了炭筐的仆从要过路了,运去山下候着的牛车那。
季凤口快道:“这处是公家的山头,凭啥不让我们进去拣柴?乔家也不能这样没理,我告诉乡啬夫去!”
其实一说县里来的乔家,季胥便知,是那县里的富户,大房的季富便是在给他家做将车的车夫,常听金氏吹嘘,说这家多么富,还有舅亲是做县丞的。
季胥不及拦住季凤的话口,只见那老男子脸上不以为然,
“乡啬夫?我倒不知乡啬夫还能管我乔家的事,县丞的令,这处山头由田啬夫看守,直到大雪日,进山的一律按擅闯公家山田处置!”
“田啬夫!这帮人你来管管!”说罢嗓子一喊。
后头忙碌处,一猿臂蜂腰的男子转过来,布条裹额,天冷了也只是一身布衣,腰间照旧别着一杆鞭子,是从前在公田见过的。
季珠一下抓紧了阿姊的衣袖,这孩子上回见他鞭挞刑役犯,这会子还是怯怯的,见他已向这处走来,小声叫道:
“阿姊……”
季胥抚她靠着自己,视线里,北风刮的树影摇动,那双眼睛黑沉沉的。
“我们这就走,这就走。”庄蕙娘乍一见此人,如临大敌道。
在后头兜开手,将他们这些人拦向远处去,直走出好远,还抚着心口不安。
“婶儿怎么这样心神不宁?”季胥问道,她还是头回见庄蕙娘这般神色大变。
庄蕙娘先指着山路旁,哄他们孩子道:“那有些松球,你们四个边拣了去,看谁拣的多。”
待孩子都散开些,方低了嗓门,凑耳道:
“那人我识的,他杀过人。”
一行人往更远的山头行去,只听庄蕙娘娓娓道来:
“我母家是隔壁雍乐乡庄氏里的,依稀记得做女娘的时候,有一户人家逃荒到我们那落了户,是一对老夫妻带着个有身孕的女娘,
因是外姓,有些坏心肠的时常挤兑辱骂,砸他家房顶,偷他家东西,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后来这女娘嫁给了本地一户杀猪匠,也是朝打夕骂的,连幼子亦不能免。”
那一年庄蕙娘嫁来了本固里,后头的事便是年节偶回母家,听说来的,因道:
“不过也是个现世报的,我听说,几年前那杀猪匠家遭了贼,争抢中丢了性命,
他家儿郎追出十里地,用一把杀猪刀将那贼人手刃了,
你当他家儿郎是谁?就是方才我们见的,那田啬夫,庄盖邑。”
后来乡里称颂他是孝子,不是血亲却能为父报仇,也正因此举,后又有扛鼎之力,县官听说方荐举他为田啬夫。
不过大部分庄氏里人,背地里都胆怵此人,因那日一身血衣回来,十分骇人。
庄蕙娘听说亦是犯怵,才有匆忙将人拉离那处的举措,说:
“既是派他守山,也只能走远些,去别处拣柴了。”
再想到是乔家占山作炭,季胥因也点首,“只能这样了。”
不过,这一远,就远出十里地了。
山路还崎岖难走,好容易才寻到一块还算平坦的公家山地,也没有砍树的时辰了,只能现拣些枯枝捆了,孩子们则拣松球,天黑前背下山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