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3(2 / 2)

加入书签

这市税,是市籍商人、及在市肆坐贾的商人必须缴纳的,季胥这样一间小肆,每月市税在一千钱左右;

除此外,还得纳“交易税”,按成交额的十分之二计证,每月底或月初,会有市吏一家家的来收;

若是大宗交易,得找市吏开买卖契约,买卖双方各一份,这契约又从中剖为左右两半,左券自持,若是要运向外地,右券则在各关隘用于向官府校验放行的,额外缴纳“关隘税”。

不过季胥卖五十块豆腐,自是称不上大宗交易,也无需签买卖契约,像去年底外地粮贾大肆收粮,便是要由官府开契约,运向外地。

谈妥后,季胥、许掌柜两厢便签订了赁书,同去了趟县廷。

许掌柜在里头有关系,当日便登记好了。

季胥便拥有了一间“豆腐肆”,日后再不用东躲西藏了。

“阿姊,我看看,我看看。”

路上,可把季凤高兴坏了,直说要看那赁书和店肆铁钥。

捧了那木牍,稀罕的摸索,

“阿姊,你说

,哪三个字是豆腐肆?”

季胥便指与她瞧,“豆腐肆。”

季凤逐字点过,“豆、腐、肆!太好了,是正经营生了,

日后我进出市里,要大摇大摆的!那些市门吏可拦不了我了。”

季胥笑的揉她脑袋,说道:

“到时候用麻布,缝出块幌子来,上面缝豆腐二字,挂在肆门上,便是招牌了。”

季凤也道:“再把咱家的木案搬一张来,在上面好张罗,给人打豆腐脑儿!”

“对,凤妹说的对,日后也不用夜里便出发了。”

流窜叫卖时,得趁尚未开市,市吏门未当值,紧抓空档卖上些时辰。

如今有市肆,自是不必趁夜出发,只需赶上辰时开市便可,想来天擦亮时再赶路,也使得。

有了豆腐肆,离家里攒钱打井的目标又进了一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归家这路,季凤喜的高歌,

“阿姊,这歌还是你从前夜里睡觉唱给我听过的呢,真好听。”

这是首近代诗歌,季胥当时唱了哄妹妹睡觉的。

“凤妹唱的好听,再唱一遍?”季胥道。

“长亭外……盛昌里到了!”

过了乡亭,季凤遥指前方一条岔路道。

她们打算去盛昌里的里市,买母鸡回去,养在屋后,拣鸡子吃,元月初七那日的七菜羹,里头有切碎的鸡子饼。

鸡子饼,也就是煎鸡蛋,她们姊妹仨都爱,那会便生了养母鸡的想头。

方在县市里问过,价钱高的很,季凤听了当下拉季胥走,说:

“乡里的鸡鸭,到了县里都开始宰人来。”

二人便来盛昌里了,正值黄昏,有那从地里荷锄而归的,迎头碰见了,笑道:

“胥女?许久未见你了,听你那卖豆腐的庄婶儿说,你在县市里做豆腐营生哪?”

一听人家这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