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7(2 / 2)

加入书签

“呀,这颗有虫牙!”季凤使坏唬她。

季珠张大嘴,忙忙的来找季胥捉那虫,听季胥笑道:“二姊唬你玩呢。”

才把嘴合上,宝贝的将那牙刷子放在小竹杯里,说:“小珠每日都要好好的刷牙。”

这场雨一下,可算是渡过了枯水期,然这泥路,就难走了。

因雨路打滑,季胥这日都不让凤、珠两个相送到谷口,怕她们湿了鞋,没的换。

自己携了斗笠蓑衣,换上桐木屐子,推车去的,春雨寒凉,起头脚趾头是冻的,不过路远,走上一阵倒不觉着了,待到了豆腐肆,去买上半桶水,将木屐子冲洗干净,回程再穿。

那双绵鞋则装在布袋里,准备到县城的沙砾地再换上,这样卖豆腐时少有走动,也还有绵鞋保暖。

那泥淖的地,连独轮车都难行许多,要费双倍的气力方能推动。

行至卧蛇谷时,那草鞋底湿了泥,越发的滑,哐当一下,车子狠狠一歪,咬牙使出吃奶的力,腕子拧的生疼,方稳住车,要这一车满当东西栽倒了,得白费多少工夫。

她原地缓着手腕,路旁驶过辆牛车,那牛蹄子踏过泥地,拉的车轮骨骨碌碌转着,不一会子就驶没了影,看的人满心艳羡。

她想,自家也该置办一辆牛车来,运货不仅便捷,也能省下她每日雇车的钱,长此以往,合算许多。

最好再买头驴回来拉磨,不然成日里半夜磨豆子,膀子都是酸的,吃朝食都打抖,若有驴,就轻省的多。

不过灶屋肯定轮转不开,若使驴拉磨,势必得将磨盘摆在屋前的空地,又太招眼了,路过的乡亲难免要过来瞅一瞅,指点言说一番,不便她后头用石膏水点豆腐,因还得考虑围个院子。

不禁算了算钱。

先说这牛车,光是一头牛,就得七千钱左右,更别提后头配一具车了。

如今每日卖百块豆腐,一桶豆腐脑,豆腐三钱一块,豆腐脑两钱一碗,一桶能打五十碗左右,一个月能卖出万二千钱左右的总额。

不过,这万二千,还得纳给官府二成的交易税,再刨开二千的店肆赁金、一千的市租、每月二十五斛豆子,也就是七百五十钱的豆钱、雇罗双娘那牛车的九百钱,手里还能余下五千钱左右。

若想买牛、驴,围院,不够,还得攒,最好再想个别的法子,增添来钱的路子。

心内思忖着,一面去推那车,却像被力抵住似的。

一看,底下轮毂陷泥里了,她又换方向试了几次,仍是无果。

眼看要耽误开市时辰,得寻些石块来才是。

只见田啬夫从后头来,短褐皂帻,围着一方粗麻腰带,因着走泥路,下头绑了裤脚,雨天并不穿木屐子,一双布鞋已是踩湿了。

说:“我来。”

一面把住扶手,稍一使力便将车子推出去了。

倒省了季胥寻石子的工夫,她谢了,这便去接手,问道:

“田啬夫也往县城那处去?”

“嗯,去县廷田部。”

未松手将车还与她,说,

“你空着手走罢。”

时辰稍赶,季胥也不去厮拧推诿了,想着过后再沽酒谢他。

“开春了,说话就要播种插秧,田啬夫可是回了公田处当值?牙刷子我在做了,做好了我送到公田给你。”

“嗯。”

季胥又说这天气如何、雨下多久,他都是这副不好聊天的模样,便没有多言烦扰。

于是两厢安静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