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7(2 / 2)

加入书签

这枚纸符里头包的小豆和白麻,上面写了个“行道吉”,翻过来,背面是“行毋咎”。

田氏给她们一家子人身上都掖了一个,以压邪气。

“带着这个,槐市那处必定不会出岔子了。”

季胥到了槐市这处,只见这里还和之前来过那样,树荫下多有学生摆摊卖书,也有旁人来卖吃食的。

如今是六月伏日,就有叫卖辟恶饼的,

“郎君,买个辟恶饼吃,辟恶祛暑的。”

季胥也找了阴凉处,将牛拴在槐树下,一旁在车上将摊子支开了,左手边是梅花糕,右手是湃在水里的藕粉圆子,车前挂着块木牌子,用汉隶简洁明了的写道:

梅花糕,六钱一个;藕粉圆子,十钱一份。

自己前面挂着个收钱的木匣子,摇着蒲扇叫道:

“梅花糕诶,质地软糯的梅花糕,消暑祛热的藕粉圆子!”

太学生们今日不用治学,有些寒门子弟,听到这两样新鲜吃食动心的。

一个太学生左顾右盼的走来,一身半旧不新的灰布裳,手里捏着七八个钱,看了眼那牌子道:

“要一个梅花糕。”

只见季胥将面浆注入十九个孔内,各加了一匙赤豆沙,再用面浆填满梅花孔,面上撒个三钱的红绿丝,并一些事先煮好的圆糯丸子。

阖盖烧熟了取出来,是个形如梅花,上头有白如珍珠,红绿点缀的糕点。

那太学生吃了,不一会儿又带了同袍来买,他们这四五个都是这附近赁房求学的,缊袍着身,去不起那大店肆,这样的小摊价钱经济,他们也负担的起。

“这梅花糕鲜甜柔软,你们都尝尝。”

“我要这梅花糕。”

“我要这藕粉圆子!”

“我也要!”

季胥这里将东西做好给他们,只见一华服子弟打马从槐林里经过,金冠佩环,珑璁作响,后头一行侍从策马相随,马蹄子踏起一阵灰尘。

季胥忙的找麻

布将东西都盖上,摊前四五个学生也都以袖掩着手中吃食,皱眉头道:

“这人可真无礼。”

“他们五陵弟子向来这般肆无忌惮,况那是安陵邑令之子,晁五郎。”

这长安附近的陵邑地位特殊,并不属于三辅管辖,由每个陵邑的邑令管理,邑令是二千石高官了,虽说和郡太守同秩,但实际地位要更高。

“女郎,你早上怎么不到这处来卖?”他们吃着东西好,因问道。

“这处早上也可卖?不曾有官吏来驱赶?”

“早些并不防事,这太学附近早晚都有卖吃食的小摊,避着市吏上下值,也就驱赶不着了。”

季胥听了心喜不已,原来这太学附近每日也有散户做点小买卖,只是学生们摆摊卖书籍才拘于望、朔二日。

“你这梅花糕好,不是那辛辣重口之物,就是平日当作朝食吃,也不用担心口中有味道,冲撞了博士先生。”

“是呀,这藕粉圆子早上来一碗,多清爽舒服。”

季胥学他们做了一揖道:“多谢提点,以后我每日都来,来,送你们每人一个梅花糕吃。”

他们都是丁男子,这梅花糕小巧,味好,只可惜一个不顶饱,又舍不得买第二个,得了季胥送的,都作揖谢了,说改日带同窗来光顾。

季胥这日备的梅花糕、藕粉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