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3(1 / 2)

加入书签

田氏见她巴巴盼着,给她些钱,叫她去市里打两升酱回来,多的留给自己买胡饼吃,季凤响快的应下,跑着就去了。

陈年淤泥清完了,再将里头清洗了,脏水打上来,直到水变清,重新等地下水渗出来,便能吃水了,不用再每日跑去蓄水池那处花钱买水吃。

季胥在清理厨房,这东厨她很满意,宽敞明亮,最紧要的是,有两口马蹄灶,四个灶眼,做卤食时不耽误时辰,且还有有灶眼来做自家的饭食,不用将陶釜搬来搬去了。

“这里,这里,放在这处。”

季胥找木匠打了一口橱柜,是实心樟木做的,沉甸甸的,两个小郎搬进厨房,经她指挥,放在了墙角处。

季胥将家中的盘盏陶豆汤钵,放进了柜中,防着虫鼠攀爬,那口舂米用的大石舂,则放在门口。

进厨房门,右手边是窗户,窗边是两口马蹄灶,灶上钉了一排的挂钩,挂着刀俎、灶帚、厨铲、竹勺、匕首、箅子、漉米箕……等等一些厨具。

陶灶则擦的锃亮,面上除了鬲、甑、釜的盖子,并不放多余的物件。

这两口马蹄灶,是在窗下并列的,灶膛对着的角落,堆了些柴禾,柴上搭着把夹柴用的火筯。

边上是簇新的橱柜,再有三层相叠的木案,日常备菜,可以放在案上。

房梁上还延下来一些绳索,挂些当日买的菜熟肉类,防着老鼠咬坏了,冬月里还能挂腊肉。

“这里拾掇的真好,原先他们两户人家住在这,东西多少有些杂乱,如今井井有条的。”

季凤买了酱回来,啃着油滋滋的胡饼,撕一半给季胥吃,季胥不想吃这油的,倒想吃口解渴的甜瓜,想着收拾完了,切了瓜来吃。

至于她们住的东西二屋,田氏也都收拾停妥了,这木门是左右拉启的活动门扇,里头都洗刷的锃光瓦亮,脱了鞋才进去。

只见旧炕上铺的新买的蒲席,这蒲席是用蒲草编的,质地柔软,边缘还包了青布,比她们老家用的苇席要好。

如今住大房子,条件比从前好了,吃用上自然也更舍得了。

炕上设梅花漆案,两个大引枕,田氏缝了喜庆的云纹大红枕面,窗边一盏簇新的雁足铜灯,旁边一个针线簸子,里头一些丝线,没打完的络子。

这些小摆件,都是田氏在直市买的,她常在那处进杂货,能买着经济适用的。

不仅厨房打了新橱柜,这东西二屋,也打了新的箱笼,用来放衣物被褥

的,东屋还有一扇木槅子,上放平日看的书卷,就在炕边,随手能取。

值得一提的是,外头堂室内,还有一座略高地面的竹榻,上设木案,从前秋姑她们会捧了果子茶水来,在上面待客,除了踩上去吱呀呀作响,都还完好适用。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í????????è?n?????????????﹒???ō???则?为????寨?佔?点

第134章

“桑树巷咱家住的数一数二的宽敞了,以前都不敢想,在长安还能住这么好的院子。”

季凤各处逛了,进来道,

“我走出去,那些姑子都让阿姊带她们挣钱呢,我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不能教。”

说话时脸上有光彩,毕竟住大房子,哪能不巴望着的。

“回的好,我素日知道有几个脸皮厚的,她们不敢在我脸上问,只敢拿话问你们小女娘。”

田氏道,她也是神采照人的,看着都年轻了几岁。

买了这屋子,日后再没有说东家要卖房,催她们搬出去这样的事了。

“自家的房子住着到底踏实,箱笼衣柜也能打了,就是你阿姊的嫁妆,我见到了好的,也敢往家里买了,地方大,索性也放的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