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0(1 / 2)

加入书签

高门大院之中,竟也逊色些。

斗拱的屋顶,朱漆的大门,威武的石狮子,一路映入眼帘,看得她们乍舌。

这茂陵邑这么富,还得追溯到先帝的一纸《迁茂陵令》,命那时家訾在三百万钱以上的巨富,一律迁徙在茂陵邑,直到现在,茂陵邑住的尽是豪门巨富。

“就是这儿,到了。”

仆妇探出去令开了门,田氏母女下了马车,跟着向宋氏院中而去。

田氏一路教她们待会儿记得叫人,凤、珠两个初来乍到,都很新鲜的看了两旁的景观,闻言都说记着了。

侧门边上一个丫头鬼鬼祟祟看了,跑到言老太太的院中,说:

“套了马车去接的,这会子已经进了后院了。”

言老太太穿的富贵,抹额上的一颗翡翠,有鸡蛋那么大,她老人家也不嫌脖子沉,天天都要戴着。

她嫁到言家时,言家还只是在函谷关外的一户杀猪为生的人家,巧合之下,她的君舅,也就是小幺该叫曾大父的,跟了人家到太原、上党郡一带贩盐。

那时还未施行盐铁官营,不少人家凭着盐、铁的买卖发家致富,成了一方豪强大户。

言家贩盐也赶上趟了,从破落杀猪户一跃成了三百万钱的巨富,达到了财富标准,后来又顺应了《迁茂陵令》,举家迁居到了长安附近的茂陵邑,成了关内民。

言老太太很是看不上那些关外民,如今听了丫头的回话,多有不悦,

“不过上赶着认了门穷亲戚,还要车接车送的,二百两说给就给了那田氏一家,连我这处也不禀告一声,把我言家的库房当做她的嫁妆箱子,随意拿取了,我看她的眼里是没我,没这个家,你去将永儿接来,现在就去!”

宋氏这处,正各处察看准备如何。

厨上忙得不行,案板剁肉笃笃作响,梁上还挂着新鲜上好的鹿肉,水里淘洗着清脆的绿叶菜,这是言家庄子上一大早现送来的。

陶釜里炖的河鼋羹,一打开来,各处飘满白花花的雾气。

“今日来的是贵客,你们务必用心做好了,事后我自有赏。”

诸人听了宋氏的话,都俯首应是。

宋氏又看了令人收拾的厢房,她是有心留田氏她们在这住几日的,因此屋子都收拾好了,听外头说:

“田姑来了,田姑来了!”

心中一喜,忙去相迎,只是走的急了,咳嗽了两声,喘得虚了两下,被丫头扶住了,慢慢的踱了几步。

只见丰姑早就带了小幺,在外头等了,这会儿将田氏她们领了进来,小幺高兴的手舞足蹈比划,拿着季胥给她的“雕胡”,爱不释手。

丰姑手中拎着个包袱,里头都是田氏给小幺做的风帽、手衣之类的小物件。

“可算等着了,路上冻坏了罢?快来暖阁坐坐,煎一壶热茶来。”宋氏道。

“那马车厚实着,我们穿的又厚,不冻人,一路走一路看,怪新鲜的,就是你,怎么几日不见,消瘦了许多,脸也发白了?”

田氏拉了宋氏说话,对着她的脸打量一番道。

宋氏道:“年关下事多,难免扰神些,我忙了这阵子,见了这些人,最想见的还是田阿姊,可算见着了。”

“别人就算了,我不大懂你们这样的大户人家的交道,日后为我们就不必这样大阵仗了,有两个菜一壶酒,咱们坐下来说说话就很好了,这样操持,累坏的都是你的身子。”

田氏说的都是实心话,那马车来接,她脸上确实有光,也高兴到这里逛逛,可看到宋氏这见风咳的身子,自然替她着想。

一番话说的宋氏心肠软了,连连应了。

宋氏见过了季胥,眉眼柔和,丹唇荔腮,白白净净一个人,心里也欢喜,领着到暖阁,并田氏,三个人说话去了。

凤、珠两个,则跟着小幺跑了,到了小幺的屋子。

季凤离了外人,关上门悄悄问小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