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3(1 / 2)

加入书签

,艳阳天忽然下起了雨,街坊们都说:

“老天也看不过去了。”

“旺儿咋舍得走了呢?他可是秋姑奶大的呀。”

也有的说:

“秋姑总是将他锁在家里,逼他读书,孩子可不情愿跟他们走了。”

“你站哪头的?”

那人才不说话了。

刘老姑将秋姑搀了起来,说:

“旺儿还小,杨六给他带回那些玩具,也许一时迷住了,他日后就知道你这亲生阿母的好了。”

金氏也来看了这出热闹,因着秋姑从前呛过她,两人不对付,她的心要硬一些,暗自道:

“叫她轻狂,一个倡优戏子,反倒瞧不上我们这里的人,还要搬到槐市去,哼,这就叫报应!”

又过了几日,听说杨六在马坡街那里置办了一处小宅院,与那相好安了家,还使唤个仆人给秋姑送来了一封休书。

上面写秋姑殴打夫婿,擅妒,不修妇德,故而要休她。

秋姑不识字,还是那仆人站在院门口大声念给她听的,气的她又是哭,又是骂,又是到马坡街去,找那对狗男女理论。

不过最后却是灰头土脸,心如死灰的回来了,人家问她怎么了,她也只是摇头。

田氏并这桑树巷的其他姑子,接连的去看过她,给她施些水米。

她一个妇人家,没有人请她唱戏了,以往是杨六托人捎钱回来,他们母子嚼用,如今一概没了来源,连口水、一根柴都买不起了,可谓家徒四壁。

次月初一这日,田氏本叫了肖姑她那做泥瓦匠的男人,来家里改房子的。

因秋姑说了,只租到月底,田氏原计划是将那间仓库收回来,改成四个丫头住的屋子。

那院墙也该推了,和家里的院子打通,更显宽敞,她们原来住的西屋则留作客房。

这事是年初的盘算了,突发了这档子事,季胥和田氏说:

“再缓缓罢了,马坡街那杨六家不容她,她如今身无分文,心又死了,一时也没有去处,等她过了这坎,索性咱家也不急要那间屋子。”

虽说秋姑这人性子颇傲,但心眼不坏,家里还吃过她给的乳酪酥,故而田氏也同意这样做。

正使唤金豆出门,让肖姑她男人暂时别来砸墙了。

只听院门响,却是秋姑登门了,只见她背着个简单的包袱,消瘦了许多。

“你不在屋里歇着,这副模样是要上哪儿去?”

田氏请她进来说话,秋姑从袖中掏出一串房门钥匙给她,

“说好住到月底的,今日我该搬的,那里我都扫干净了,剩些苕帚什么的,留给她们丫头住时用罢。”

“我记得你是关外嫁到这里的,老家也没个人了,这一走,可有去处了?”

田氏问道,秋姑叹了气,摇了摇头,

“先住驿站的大通铺,找份活计再说,你家的屋子,我恐怕是赁不起了。”

一个月一两半的赁钱,穷苦人家是不敢想的,从前还嫌这里的孩子市井之气,带坏旺儿,要搬到清净处去。

如今连住在这的一个零头都拿不出来了,只盼能找个包吃住的活计,有处檐头遮风挡雨了,想到这里,不禁苦笑了几下。

季胥在那里煎茶,倒了给秋姑吃,想了想,说:

“秋姑,何不到我那食肆去?我正要找跑堂的,等开业了,迎来送往那些食客,秋姑也就能住在食肆后院了,这些日子,就还住我家后角门那,你看这样好不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