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7(1 / 2)
是从中心来放取的。
只见季胥将面团整成了椭圆,在斜斜的划了几刀,用细绢做的簸箩抖上干粉,烤到屋子里弥漫着一股麦香,便取了出来。
烤过后的面团,开口明显,外表是金黄的,刀刃在面上轻划,那声音都能感觉外头是干脆的。
“难怪叫做烤面包了,这名字可真灵,可不像一个大大的包袱!”铜儿道。
“好香呀!”
小葫芦不禁馋道。
季胥使刀切了开来,里头还有孔眼,在冒着热气儿呢。
“尝尝味道。”
她片了边角部分,给她们两个小的吃了,尝味是允许的,不过从前在老饼饵室,怎么也轮不着厨婢来尝。
眼下两个珍视的捧了来吃,果真是不甜不咸不酸也不辣,只有一股浓郁的麦香、杏仁香,嚼劲里头又兼有胡桃的酥脆。
季胥还煮了一杯羊乳,不放任何的糖和蜂蜜,这样配着新烤好的面包,盛在食盒里,重新带去了蛮夷邸。
隔壁的周平早也忙完了,她姨母负责的肃慎使节极好相处,还送给她一顶带着对儿鹿角的厚毡帽呢。
她戴着在院里走来走去的,拨弄着鹿角,对着水缸自照,很是喜欢。
看见季胥还在为大宛使节的早膳出门去,和人家说:
“有些人的运气忒差,忙前忙后啥也捞不着,只能白白的为那些蛮子受累,到底是我姨母的手气最好,抽中的肃慎。”
第201章
而等在蛮夷邸的巴旦这次是真的饿了,他看到赶来的季胥,连说了几遍的:
“太慢了,你的工作太慢了。”
季胥解释道:
“慢工出细活,使节大人的要求我尽力满足了。”
巴旦可不信,这不过是他随口刁难这个厨子的话,这世上不可能有不甜不咸不酸不辣,还好吃的东西。
“如果不满足要求,你还要重做。”
说罢,当着季胥的面将门一关,将里头的陶盘取了出来,只见是片状的东西,并一杯乳浆。
他嗅了嗅,应该是羊乳,大宛农畜兴旺,有大片的草原来畜养马匹牛羊,他是大宛人,从小到大习惯了喝牛乳、羊乳,吃乳酪,因此对这杯羊乳是接受的,一口气喝完了。
至于那盘片状带干果的点心,他能嗅到一股麦子的香气。
他的家乡大宛也种植稻谷和麦子,日常吃各样的饼干点心,不过,还没有见过这样的,里头有许多的气孔,一口咬去,边缘是酥脆的,内里又是松软的,吃着很有嚼劲,很香。
不知不觉,他竟然把这一盘吃完了,肚子里的饥饿也很好的得到了缓解。
“巴旦,看来,那个东方姑娘不像去年的王胡子,她接受住了你的‘考验’。”
这间屋子,分里间外间,来进京朝贡的各国队伍,一般来说,身份最高的是使节,他们也会选择住里间,外间则留给贴身的侍从。
而大宛这间屋子,却是巴旦住外头,侍卫打扮的年轻男子从里间出来了。
他是典型的高加索人的长相,高鼻薄唇,金发浅肤,蓝色的瞳孔,身材还有着属于少年的苗条清瘦,看了巴旦面前的空盘子,用一口流利的古希腊语,似笑非笑的道。
“没这么简单,这还只是开始。”
巴旦擦了擦嘴道,才发现他的胡子都沾上面包碎屑,想想刚才的吃相,简直太失礼了。
是夜,季胥照常在住所教了小葫芦、铜儿两个认新字。
她们的月钱不多,早先更小时,还被一些坏心的食官昧去了,如今都拿来给季胥攒着,托她在外头买笔墨,和练字的木笘了。
不过她们也只是在住所,才会动笔写字,平常在饼饵次室,有空了就用沾水的柳枝,在门口的地下写写画画,都有一颗好学的心。
周平看了,常说她们是猪鼻子插大蒜,装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