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96(1 / 2)

加入书签

,这个可真是好吃,京城都没见过。”

吴知县点了点头,“是啊,以前我可从来没见过,这东西产量如何啊?”

他一边吃一边问,倒是不怎么在意形象,大人们说话,小孩子是插不上嘴的,思其坐在另外一桌上,一直都没开口,但是她一直都关注着主桌上的动静。

这吴知县还真是一个亲民的官儿了,让人觉得格外亲切,就这么坐在饭桌上侃侃而谈,倒真像是自家的友人一般。

他问什么林德正就说什么,知道红薯一亩地可以产上两千斤,他都惊讶了,虽然先前就已经听人说起过了,这会儿听到这些话还是觉得不敢相信。

这件事的起源是因为衙门的一个捕快,那捕快的家里就是养马镇的,恰好就种上了这东西,在县衙跟其他人闲聊的时候,吴知县在后面听见了,很是感兴趣,就叫了那捕快去书房仔细的问过。

他想知道那捕快也不敢瞒着啊,自然是问什么说什么,最后就查到了源头,原来是从同心村兴起的。

同心村他又有印象,因为地震灾款的那件事情,同心村这个名字烙在了他心里。

同心村林家,竟然是林家开始种的,他又想起先前还和林长源说过话,一时兴起,就叫上了自己的随从,找了个空闲的日子一路往同心村来了,想来这林家仔细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451章 有什么要求

吴知县几样东西都吃过了,知道这几样新的庄稼耐旱好种,产量又高,他心里燃起了斗志。

要是老百姓家里都种上这些庄稼,就算是灾荒也不至于饿死人了,今年干旱虽说受灾不算太严重,但置阳县也是饿死了几十口人的,每每想到这些他就觉得心痛。

自己身为父母官,却不能管让百姓过得安居乐业,这是他的失职,有这样的好庄稼,如果百姓都种了,以后可以大大的减少这样的悲剧。

“不知你们家里这些种子是从何而来的。”

这个林德正说得不是很明白,便让林长源来说了,林长源说道,“吴老爷不知,我家五弟前两年一直待在南边儿,这些种子就是他从南边儿拿回来的,说是西洋人拿来的东西。”

“南边儿也没什么人种,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也闹不明白该怎么种,他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用,给我们拿回来了一些试试看,都是庄稼,我们也就按着自己想的来种了,折腾了一两年,没想到还真被我们给种出来了。”

“这一次干旱,我们冒险往自家地里多种了些,又把多的种子分给了村民,村里好多人家都种上了,所以才度过了难关,多亏了这些新庄稼。”

吴知县听了这些话,不由得点了点头,“好,实在是好,这回闹旱灾,好些人都往外出逃,你们这同心村是最安稳的一个地方,这些我都知道,原来是因为有了这些新庄稼,你们不为一己私利,而是大方的把自家的种子拿出来让村民种植,值得嘉奖。”

他的随从在边上说,“老爷,这回置阳县考中进士的两人中,其中一人就是这林家的人,估计也就是先前说的那位去了南边儿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