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7(2 / 2)

加入书签

前面的永安侯被吓了一跳,当即冲帘外车夫怒喝:“怎么回事?车也赶不好,是想领罚了吗?!”

郑氏身边的宋嬷嬷赶忙探出头去查看。

“夫人,似是有庶民在争吵,挡了路。”

郑氏捏了捏太阳穴,不耐烦道:

“把人赶走。”

随行的小厮立刻上前,不一会道路便空了出来,只是周围吵嚷的声音没有停。

郑氏烦躁地合上眼,马车略过时,隐隐听到车外的声音。

“十三郡从没着过山火,运粮队一去山就着了,那熊熊烈火烧的是遮天蔽日,生灵涂炭,这就是女人做官招致的天谴啊,老天爷看不过眼提醒咱们呢!”

“呸,你亲眼见过了?你在那山头上蹲着呢?说得跟真的一样,林大人千里单骑只身入南郡送粮、护城、战北贼,这桩桩件件分明是得天神护佑,来保我大周百姓!”

“就是,林大人不仅为粮队克服先祖,战风灾,迎北贼,还在城中施救百姓,识破城中北贼细作,这分明都是天大的功德,苍天有眼,嘉赏还来不及,怎么可能降天谴神罚?!”

“那山火分明是北贼有意为之,你在这胡诌是何居心?莫非你也是那北贼派出的细作?”

郑氏听着,眉头紧蹙间,心中突然出现了一根极细的线索。

“停车。”

她道,马车稳稳停住。

“夫人?”宋嬷嬷疑惑询问。

郑氏摆手,让她安静,自己端坐于马车中,听着车外声响。

那几人还在吵。

吵得都是十三郡的事。

但与其说是吵,更像是一群人对一个人的围剿。

主张“女官有违天意招惹山火神罚”一事的只有一两人,剩下近十人,都在训斥反驳。

她掀开车帘看了一眼,只见汇聚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把那两人围了起来。

“就是,北郡大战当前,散播如此谣言,你二人是何居心?”

“你姓甚名谁,是谁家的人?怎么往日没在这街巷见过你们?”

“故意跑来这里说这些,一定是北贼细作,我们把他们绑了送去报官!”

说着就要动手。

那两人还在据理力争。

“我们就住在两条街巷外,你没见过我我还没见过你呢?!凭什么抓我凭什么报官!这消息都在传,又不是我说的!”

“而且山火之事我没见,南郡一战你们也没见,吹得那女人跟战神下凡一样,这是人能做到的事?也不动脑子想想!”

“你们口中的也是传言,怎么只能你们说,不许我们说了?”

“我们说的才不是传言呢!”

“书里记得清清楚楚,林大人就是这么赢的!”

书?

郑氏略一疑惑,宋嬷嬷便心领神会,对车下小厮耳语了两句,小厮便钻到了人群中。

又等着这帮人吵嚷了半刻,小厮才返回,递上来一本书。

“夫人,是民间流行的话本子。”

宋嬷嬷双手捧送。

郑氏一看,书封上写着《女将烽火战南郡》几个大字。

再看笔者落款“一心先生”。

郑氏接过,粗略一翻,见这话本文字对仗工整,行文简洁,引人入胜,颇有力度,其中所记之事,皆是此番十三郡的战事。

主角便是“林若初”。

只看这三个字,郑氏心中便涌起一股难言的恨意。

她的牧儿正在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