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17(1 / 2)

加入书签

他手中的信,见到落款的那个字时,明显愣了下,紧跟着也露出疑惑表情:

“怎会有个‘孟’字?师父此前送来的信落款处明明都统一留她老人家的法名的,我不记得曾看过这个字。”

她将信从李玄手中接过,粗略地看了下内容,确定这封信是这个月刚刚送来的,她亲自拆开看过,写的也都是些报平安、让她勿念的寻常事。

她分明记得她看信时,信上留的是师父的法名“妙衡真人”,为何此刻变成了一个单字“孟”?

玄灵不解地用手指捏着纸张,摩挲了下那墨迹,纸张没有任何破损,看不出一点儿更改的痕迹,她越发诧异了。

一时间无法确定是自己的记忆出了问题,还是这信被谁用某种她们不知道的手段更改过了。

可是改一个落款,目的是什么呢?

玄灵将信递还给李玄:

“大人,这事实在奇怪,我在观中为师父保存书信数年,确实不曾见过这样的落款,这封信在我的记忆中也不是这样的,实在不知是被何人在何时用何种方法更改成这样的。”

“若大人需要,我可以禀明方丈,全观一同彻查此事。”

“不必。”

思考了下白云观与永安侯府之间的关系,李玄不认为这个时机可以大动干戈地去调查。

而且,他的直觉告诉他,就算查遍整个白云观,怕是也找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这种所经历之事与记忆有冲突的感觉十分似曾相识。

恐怕,又是天命书导致的。

嗔在他这里。

贪在阿初那里。

能动手的只有痴。

痴难道还有改变实物的能力吗?

仔细去想,这个能力虽然离谱,但与贪相辅相成,真的有也不足为奇。

只是痴依然拥有了重启轮回的能力,若还能更改万物,岂不是太过强横?

如果真是痴的能力,那这事就是邵牧做的。

邵牧改这个做什么呢?

李玄一时之间想不明白,便对玄灵叮嘱:

“只因母亲听闻妙衡真人游历四方,心怀尊敬,才遣我来取真人书信回去赏略一二,并不是什么大事,玄灵师父可不必打扰观中其他人。”

“待母亲赏略完,我自会亲自将这些信送回。”

听到李玄这样说,玄灵便恭敬地行了个礼,应下了他的话。

离开时,李玄留下揽月,带人于暗中暂且盯着白云观的情况,若与永安侯府有什么过密往来,随时禀报。

随后,便带着一车的信往山脚下的驿站去。

按玄灵所说,除去先前留在观中的那些已经开完了的信,师父这两年游历寄回的平安信都是借驿站递送的。

既然这个月刚寄回一封,说不定能留下些许痕迹。

到达驿站后,他直接亲自去寻驿站长询问,结果居然问到了一个更加惊人的信息:驿站递信的记录中,没有这封信的痕迹。

驿站收信,递信,从哪个站,传到哪个站,途径哪个送信官之手,都是一层层记忆在侧的。

李玄这样身份的人,驿站的信官这辈子也见不到几次,一见他便是毕恭毕敬,鞍前马后,要什么给什么。

结果就算是发动这个驿站六个信官,把本月的信件来往记录翻烂了,也找不到这封信的痕迹。

信官当时脸就绿了。

自己兢兢业业一辈子,从没让京都城的贵人查探过工作,结果一查就查出了纰漏。

六个人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生怕李玄将此事往上禀报,跪了一圈为自己求情,只说:

“定然是那送信的驿站出了纰漏,下官这就快马加鞭去寻他们,定然查清这信的来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