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7(1 / 2)

加入书签

蹙了蹙眉。

从秋到冬,距上一次和他见面已经过去将近两个月,这期间他们彼此默契地谁也没有主动联系,可怎么才到京市的第一天,自己就又想起那个人?

明明来这里的初衷恰恰相反才对。

宁渡云在市中心的公寓,就在京源演奏厅的旁边。车子驶入市区,她言谈间也顺势提起了先前电话里提到的项目,她一位同事的丈夫恰好是京大的心理学教授,研究方向专攻身心医学,最近正在推进一个关于躯体化反应的心理干预项目。

这类项目需要大量的临床问卷和行为数据来支撑,尤其是要将患者在睡眠、心率和压力水平上的细微波动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再通过模型去捕捉潜在的心理模式与触发因素,教授的团队在理论和临床上各有专长,却在大规模数据方面始终力有未逮。

“蒋教授前段时间和开麟那边有过接触,从他们口中听说了你处理数据的方法,”宁渡云侧过脸,透过后视镜望向宁酒,“他提到你的时候,我起初还有些惊讶,但等我自己去看了那些数据处理的成果,才发现这完全不像是刚入行的学生能完成的。小酒,你真的很棒。”

说到这里,宁渡云语气带上几分亲近的热情:“你在京市这段时间就住在姑姑家好了,我家正好有一个客房,算不上豪华但也宽敞安静,应该够你休息。”

宁酒还没来得及推辞,车子已经拐进市中心,京源演奏厅的高大建筑映入眼帘,旁边就是宁渡云的公寓。进门稍作安顿后,宁渡云打开电脑,替她接通了与蒋教授的视频。

屏幕另一端,蒋教授戴着金属边框的眼镜,神色专注,大致向宁酒介绍了现在正在推进的研究方向。

“我们接触到的躯体化反应,大部分都是因为情感上的剧烈波动引起的,”他说道,“比如突如其来的分离,长期的抑郁,至亲的去世......这些心理冲击往往无法直接排解,就会通过失眠、胸闷或更严重的身体症状表现出来。”

宁酒听着,不由自主想起自己曾经接触过的一些案例。她对这类病症的基础治疗方法有所了解,却没想到能被研究得如此细致深入。

将自己心中的顾虑说出后,蒋教授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诚恳。

“这周末在京大附属的心理健康中心正好有一个关于躯体化反应与身心关系的专题展览,我真心希望你能过来看看,也许会对理解这个课题有所启发。”

他说的专题展览并非单纯的学术讲座,而是临床案例展示与互动体验结合的形式。

周末,宁酒穿梭于展厅中,数据墙上面滚动播放着患者的睡眠曲线与心率波动图,通过对比不同个体在情绪创伤前后的指标变化,可以直观地看到身体层面留下的不同痕迹,这些统计数字化地呈现出来,远比文字描述更具冲击力。

在随手翻阅一份研究海报时,她忽然在署名处瞥见一个熟悉的名字。

手上的动作陡然止住,耳边传来两名参观者的低声议论。

“哎,你看,这块展板上居然有刘晴蔓的名字。”

“真是她啊,不过也难怪展览里会放,她在情绪创伤和躯体化症状这块可是业内数一数二的。”

“她现在是去了新加坡吧?还带着一整个跨国团队整合东南亚那边的躯体化症状临床样本,据说挺有影响力的。”

“啧,不愧是她。”

宁酒听着身旁的讨论,没想到刘晴蔓研究的方向竟然是躯体化反应。

这个名字和领域的联系,让她一时间怔在原地。

正出神间,耳边响起一声温和的笑声,蒋教授走了过来,伸手与她握了握:“小酒,你能来真是太好了。刚好我也想把你介绍给一位心理学界同样优秀的新起之秀认识。”

宁酒抬起头,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是陈珀遥。

四目相对之际,两人相视一笑,蒋教授很快意识到她们认识。

“看样子就不用我费口舌介绍了。”他欣慰地点点头,“珀遥之前在曜星的夏日企划里表现很出色,最近也有意向往这个方向深入研究,这次邀请她来,也是希望你们能多聊聊,把各自的长处结合起来,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火花。”

陈珀遥也有意向往躯体化的方向研究?

宁酒对上她的眼神,有些疑惑但并未多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