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6(2 / 2)

加入书签

“能遇到合得来的人不容易,但越在意,越容易想太多。”窗外车水马龙变幻,她笑着摇了摇头,还是说道,“不过想来想去,其实自己高兴就行,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

冬去春来,过了新年,宁酒结束京市的项目,转而回到沪大,忙着准备毕业论文的最终答辩。

因为是提前硕士毕业的缘故,她的进度比同届快了整整一个学期,结业相关的资料整理也被迫提前提上日程,节奏也随之加快。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Y?e?不?是?í???μ???ē?n??????2?5?.???o???则?为?山?寨?佔?点

临行那天,宁渡云送她到机场,那样一位平日里情绪不外露的人,眼里也泛起泪花。

这一个新年过去,她们之间早就多了一条看不见却分隔不开的细线,临别前,宁渡云伸手替宁酒理了理围巾,万语千言都堵在喉口,最后只哽咽说了句。

“路上顺利,回沪市那边可别把姑姑忘了,时不时给我发个消息。”

春天来临,一个多月过去,当初她和乔柏林的那场赌约也逐渐被淡忘,她只当作那是他一时兴起的玩笑。

毕竟除了跨年夜收到过他的一条祝福短信,宁酒就再没听到他的消息,似乎真如上次两人所言的那样,下一次见面遥遥无期。

有时宁酒也会想,如果她当时不说那句话,或许他们还会像跨年前那样不期而遇。

但这念头只是闪过,很快就被她压了下去。

也许就是因为乔柏林心里也清楚他们以后大概不会再见了,所以才会提出那场赌约,现在回想起来,那样的对话比起赌约,更像告别。

回到沪市后,生活重新被拧成一条绷紧的线,宁酒忙着毕业论文修改和答辩准备,白天泡在图书馆,晚上改到失眠,答辩顺利结束的瞬间,心底涌起的不是激动,而是一种近乎恍惚的轻盈。

离开会场后,她去找沈芷莹签署最后的论文确认表。

办公室门半掩着,沈芷莹正和几位教授闲聊。

“真是厉害啊,沈老师,”隔壁学院的一位老教授笑着说,“你这一届带出来的学生,个顶个出色。一个提前毕业,一个马上回国做自己的访谈项目,以后都是你这儿的活招牌喽。”

沈芷莹听着,只是淡淡笑了笑,语气一如既往地平和。

“归根结底都是她们自己努力,我只是推了她们一把。”

老教授点点头,忽然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兴致又高起来。

“我记得你那个早几年毕业的学生叫刘晴蔓,对吧?”他啧啧称赞,“了不起啊,那孩子。我前阵子在业内通讯上看到她在新加坡拿了个跨文化心理的团队奖,现在回国更是镀了一层金,听说被沪市那家挺有名的科技公司特聘做心理专家了。”

老教授笑着摇头:“年轻有为啊,真是前途无量。”

陌生又熟悉的名字在心头晃过,宁酒站在门口,正准备敲门的手微微一顿。

她和刘晴蔓联系紧密过一阵,但自从知道她是乔柏林的主治心理医生之后,宁酒心里总有一种盘桓不去的怪异情感,再加上最近课业繁忙,两人已经许久没有联系了。

敲门后进去,宁酒将材料递交给沈芷莹,后者快速翻了几页,眉眼间露出一丝满意。

“辛苦了,”沈芷莹抬起头,语气温和,“论文这部分的修订很到位。”

“对了,你师姐刘晴蔓最近回国了。”顿了顿,她像是随口提起,“我记得小酒你在京市做的项目也和躯体化方向有关吧?她这几年一直在研究这个领域,做得很深入,你有空可以多去和她交流交流,也许能给你新的启发。”

邀约刘晴蔓。

这件事她以前不是没做过。

可现在,一想到这个名字,宁酒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另一个人的身影。

从沈芷莹的口中,宁酒得知刘晴蔓在新加坡的事业蒸蒸日上,家庭也早已安定下来,照理说不会无缘无故回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