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2 / 2)
“啥?我就知道这个打人疼,还能炒肉啊?李婶儿最喜欢用这黄荆条抽王银根,有时候离得老远都能听到李婶儿的叫骂声,王银根疼得像杀猪一样嗷嗷叫。”
林姝哈哈笑起来,“往熊孩子屁股上抽,抽出红彤彤的一条条,屁股上火辣辣地疼,这不就是黄荆炒肉?正应了那句老农谚,棍棒底下出孝子,黄荆条下出好人。”
林小蒲先是一愣,随即也跟着大笑起来,“阿姐逗我!”
“黄荆炒肉是逗你,但这黄荆做出来的碱水粽子色泽金黄,晶莹透亮,香糯至极,这可不是哄你的。”
林小蒲听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作者有话说:
----------------------
第13章 观音柴
林小蒲连忙擦了擦嘴角,免得口水真流下了丢人。
不过她好想吃阿姐说的这碱水粽子啊!
林姝笑,“回头我问问阿娘家里可有糯米,今日先用你口中的臭娘子做一道小食。”
“好哇好哇,做阿姐说的豆腐!”林小蒲记得可清楚呢。
等两人回到家,竹篮和背篓都装得满满的。
“阿娘,阿娘,我和阿姐回来啦!”
何桂香正在院子里晒麻,院子里用竹架子牵了几根绳子,那些泡了几日的麻被她整整齐齐地搭在绳子上头,等这些麻晒个两日,晒干了再去皮,到时候去了皮的麻洁白透明。
甜水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麻,割了麻之后,便是浸麻、漂洗、绩麻、成线、绞团等一系列工序,之后还有梳麻、上桨,最后纺织成一匹一匹的麻布*。但甜水村村民穷,多是绩麻后成线,再绞成团,到时候会有镇上的商户来收这些麻线团,得的钱不多,但对甜水村的百姓而言,已算得上一笔不小的进项了。何桂香的麻线绩得好,有时候还会多得几个铜板儿。
见两个闺女回礼,何桂香来回打量两人,确定两人都没磕着碰着,林小蒲也没有气喘胸闷,反倒精神头十足,很是松了口气,“可算回来了,再不回来,阿娘就要去后山寻你们了。”
竹背篓和竹篮里都是些野菜和杂草,也不知两个小丫头乐呵什么。
“阿娘,家里的大竹筛我用一下。”
何桂香嗔她一眼,“自己家,客气啥子,家里这些锅碗瓢盆随便你用。”
林姝今儿一清早就把灶房逛过了,算是意外之喜,堂屋里虽然干干净净的啥都没有,但这灶房里的东西却很齐全。蒸屉啊,漏勺啊,和面用的木盆、洗菜淘米用的筲箕、蒸面点用的蒸笼布等东西统统都能找到。
再说那院坝,院坝里的竹架子搭了好几个,除了晾衣服,还能晾酸菜,如今都被何桂香晒了麻,但那专门晒东西用的大竹筛还空着,一次性能晒好些东西。
林姝把折来的黄荆摊开放在大竹筛里,再将大竹筛卡在竹架子上。
这两日的日头大,晒个两三日便差不多能烧了。
何桂香一脸纵容地看着,也不问她想做什么。
“阿爹什么时候回来?”林姝问。
“你阿爹去镇上要忙一整日,他又舍不得那几个铜板搭廖老爹的牛车,等走回来,天都要黑了。一会儿我就做晚食,咱们先吃着,给他留些饭便是。”
林姝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