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2 / 2)

加入书签

他算看出来啦,这位赵家小郎也不像表面上那样乖巧的。

是——同道中人!

陈总管:那我走?

但他不能否认扶苏说得是对的,还真就忍气吞声地走了。大手一挥,一群护卫离了扶苏十好几步以外。

扶苏给陈总管比了个拇指,便随着苏轼的指引,猫猫祟祟凑近了方丈日常清修打坐的院子里。

诡异的是,院中空无一人,他们凑到紧闭着大门的正堂中,隔着一扇门有隐隐绰绰的对话声传来。

有熟悉的大宋官话,还有些口音重的,扶苏听不懂的话。

他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扶苏和苏轼对视了一眼,正要把小耳朵贴上大门,试图听得更仔细一些,好确认屋子里人的身份。忽然,一双带茧的大手从后面伸了来出,把扶苏的鼻子嘴巴一起捂住,捂了个密不透风,严严实实。

作者有话说:

----------------------

第14章

扶苏:!!!

他下意识浑身僵住了,连呼吸也一同停滞,生怕背后之人的手上沾着什么不能闻的东西。

但是片刻之后,他试着扭动了一下小身子,感觉背后人并没有制止的意图,连带着覆在他脸上的手也松了一松。

好消息,来者并不是什么坏人。

扶苏松了一口气。

他得寸进尺地试图挣脱开来,身边苏轼的声音已经响了起来,冲来者质问道:“你是谁,为什么故意吓我们?”

“阿弥陀佛,小僧亦想知道,两位小施主为何会闯方丈他老人家的空门。”

随着此人的话音落下,扶苏的眼前也恢复了光明。他仰起脑袋一看,说话的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沙弥,青色的秃秃头皮上顶着新生的戒疤,一脸的憨厚老实。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有慈悲相。

“当然是为了看西夏使臣与大相国寺的高僧论佛法的呀。你说对吧,赵小郎?”

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苏轼对着扶苏挤了挤眼睛。后者立刻会意地点头,脆生生道:“对呢,我回去要和阿爹说。他要是感兴趣了,说不定还会亲自拜访方丈。”

原本还想驱赶两个小孩的小沙弥,听到了个“赵”字,和扶苏之后说的话,顿时迟疑住了。有资格让方丈亲自接见的贵客,其身份岂会平凡?

何况扶苏生得玉雪可爱,像个裹在锦衣里的糯米团儿似的,极易让人产生好感,一点也不像会信口胡诌的样子。

“对了,这位师兄,你刚才说,这几天方丈的院子里经常没人是怎么回事呀?”

“害!”一说起这个,沙弥顿时一肚子要倒的苦水:“还不是那群西夏人们,找借口说他们的佛法修行不佳,怕辩不过咱们丢他们国家的人,就让我们离得远远的,关起门来天天找方丈和几位大师们辩经。”

嗯??

扶苏直觉哪里不对:“那方丈他们呢?”

“方丈也是不堪其扰啊,每天都被缠着,连见香客的时间都快没有了,只能我们师兄弟上。可我脸又嫩,香客们根本不信我。”

大相国寺是宋朝的皇家寺庙,它的方丈也是国家编制,需要承担一定行政职能。接待外交人员也是其中之一,甚至是近期最重要的工作。所以,就算不愿意,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当西夏使节团的陪聊。

扶苏还想继续追问下去呢,就听苏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