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2 / 2)
而且, 更加微妙的是, 西夏很长一段时间曾是辽国的附属国,李元昊的祖宗李继迁又被宋太祖打败过。这就注定了它的崛起之路更艰难, 也更漫长。
不过西夏现在别说崛起了, 恐怕连保住既存的实力都困难。今天的事一旦传出去,就算仁宗不把人证奸细送到辽国, 人家脸皮厚一点,说我为我“兄弟之国”来打你, 西夏敢不接招吗?
辽夏之间必有一战, 从?奸细承认自己的西夏人身份那一刻起, 这件事已成定局。辽国不会放弃喂到嘴边的借口,也咽不下昔日家奴与自己平起平坐的气。
仁宗静静地?负手而立、一言不发。他给足了西夏使臣时间,让他们把目前陡转的局势厘清楚。
那么,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是大宋的态度。
刚和西夏经历三年苦战的大宋, 是会高高挂起作壁上观, 还?是会和辽国一起发兵攻打西夏,事后两国一起瓜分胜利果?实呢?
就要看,西夏能不能给出让大宋满意的价码了。
这才是西夏使臣脸色变苍白的原因。
他们承认或者不承认奸细根本不重?要, 杨守素的狡辩更是无谓的垂死挣扎。
原本像天方夜谭的“寸土不予,分银不增”,现在看起来也显得眉清目秀、甚至对西夏是好选择了。大宋完全?可以?要得更多。
“寸土不可予,分银不可增。”
此时此刻,宋仁宗也在心中?回味起这句话?来。如果?说,他一开始说的时候还?有讨价还?价话?术的成分,但自从?目睹扶苏与奸细只有一掌之隔后,他的心就坚定下来,势必要将之达成。
后面的局势更是一节节冲着有利于大宋的方向奔去。
但仁宗看了眼天色,心知今天是无法谈出什么结果?了。西夏使臣理智上虽然知道了宋夏之间攻守易型,现在不是他们漫天要价的时候了。但从?感情上接受、利益上接受却是另外?一回事。
正?好,大宋这边也没商量好该怎么狮子?大张口呢,仁宗暗忳,等?回去和众卿商量一下,再问?问?肃儿?的意见。
他脑子?里最先浮出了三项必争之物:
铁,牛羊,还?有……马。
西夏的党项马极为出名,不仅耐寒耐旱耐粗饲,而且耐力出众、冲锋力强。是辽国也要眼馋,要求西夏每年上贡的战略物资。
大宋当然也眼馋。但另外?两个国家很有默契地?把宋排除在交易的范围之外?,一起维持着对宋的战略封锁。
倘若能以?此事为契机,从?西夏那处撕开个口子?……宋仁宗呼吸粗重?了一瞬,竟然不敢再往下想了。太祖在位时都没过过的好日子?,难道他要过上了?
仁宗不敢想,但扶苏敢啊!
眼见着“寸土不予,分银不增”不再仅仅是个梦,他理所当然地?开始得陇望蜀。西夏所在地?,也就是后世的青海甘肃陕北宁夏一带都有什么物资来着?
铁?煤?石油?
不不,那些都是工业时代的点缀。
而扶苏初次降生?于一个农业国,天然更关心吃不吃得饱饭。所以?在他心中?,西夏最重?要的物资是……
是盐啊!
西夏占据了后世中?国较为干旱的几个省份的领土,天然就有数不清的盐池。光是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