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4(2 / 2)
苏轼:“……”
一大一小?俩豆丁瞬间蔫巴了下来。
“快些背吧。”范纯仁谆谆说道:“待升斋之后你们才?能治实事、写策论。现?在?离秋闱不足三月了,你们啊,抓紧些吧。”
他撂下一句DDL警告,就飘然远去。徒留扶苏和苏轼两人大眼瞪小?眼。
“坏了。”苏轼抱着脑袋哀嚎了一声:“真的要没日没夜地背书了。”
“不,比起这个?,更可怕的难道不是,范师兄他觉得我们可以两个?月搞定背书外的所有。这不离谱吗?”扶苏喃喃道:“在?他眼里,我们到底是什么人啊?”
“三岁就能写诗的神童、糖画艺术大师、膳委会的提议者和?建立者、受到官家青眼、未来前途无量的小?天?才?、国子监科举的种子选手……”
苏轼掰着几根指头,一一细数着赵小?郎的光辉事迹。意料之中地,他成功看到了小?扶苏红温的一幕。
“停!停下!别说了,求你!”扶苏拿出孙悟空对着唐僧的紧箍咒求饶的架势:“这儿坐不下那么多人啊!”
他现?在?还不想改名叫赵大冰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照理说,扶苏打算参加科举这件事,他要跟官家说一声的。但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态,他把这事儿瞒住了,只是照例写了报平安的家书,让梁怀吉送进宫里去。信中除了例行的问候以外,还拜托了官家帮他留意下棉花的动?向。
虽然扶苏知?道,就算他不写,官家也?一定会好生关?注的。
对了,说到棉花,他就想到了相国寺里的阿菩她们。于是,他在?信的末尾又?添上了几笔。
官家看到家书的反应到底如何,旁人不得而知?。只不过在?次日的常朝之后,他宣了一位不起眼的小?官入垂拱殿议事,就让人大跌眼镜了。
“这人是谁啊?”
“好像叫作……王安石?据说曾经?担任过淮南签判,最近才?被调回到京中,还在?等着下一轮的选官呢。”
“官家为何要召见他啊?”
“这谁知?道呢?”
王安石逆着人流走入垂拱殿中时,耳畔萦绕着类似的窃窃私语。其实,不止是旁人,就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得了官家的召见。
王安石在?心中反复模拟着御前奏对的场景。真到了官家的面前,反而有些愣神了。和?他想象得不一样,官家和?气得像他读圣贤书时的师长,不仅给他赐座,内侍们还端来了茶水,掀开盖子抿一口,清新爽口,冷热适中。
王安石反而更加不安了——官家召他到底有何事?他原本对受重?用不做他想。因为他时常彻夜读书,被从前的上司韩琦误以为是饮酒作乐,深受不喜。韩琦现?在?人在?汴京,必不会说他什么好话的。
可官家一副和?气得近乎慈祥的姿态……恐怕连最自卑的人,此刻也?禁不住心神荡漾,忍不住多想了吧?何况王安石呢?
“说起来,王卿……”
王安石原本打算,不管官家问他什么,他都要好好奏对一番,誓要搏得官家青眼,留个?好印象。结果官家的后半句一出来,他就愣住了。
“……王卿,你的家中,是否有一仆妇,名为阿菩的?”
王安石:“?”
这是什么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