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2(1 / 2)

加入书签

的勇武过人,举荐之人列出?的条件,仿佛是可着狄将军长的似的。”

“父亲命我?在京中打听?一下风声,奈何我?能力不足,实在没打听?出?一二来。”

在范纯仁看不见的地方,扶苏心虚地移开了眼睛,像是在心不在焉盯着青空中的飞鸟,实则在心中吐槽:师兄,你?当然打听?不出?来了。那是我?和官家的密信,别人能看到才怪了。

不过由此一番话可以听?出?,至少他的友人们发挥得都不差。至少最后一题都有话可写。又寒暄了一会儿,由苏轼提议道?:“我?们要不先回国?子监吧,有什么话在路上慢慢聊。”

他回望了一眼狭窄的、如蜂窝一般的考房,心有戚戚焉地闻了下袖子:“然后回去仔细沐浴一番,我?真是受够了。”

“把身上洗干净之后,再一起去相国?寺夜市好好地搓一顿,嘿嘿!”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大家一致赞同。

经过这一次秋闱,大家都明白为什么考房会如此臭名昭著。实在是太狭小,太憋闷了。小孩子还好,大人在里面屈腿都困难。更要命的是,倘若这次中举了,明年?春天还要来同样的地方再接受一次酷刑。

扶苏幽幽地说道?:“那也比没中举,然后不得不每三年?自费来这里受刑好。”

“嘶。”苏轼倒吸一口凉气?:“你?说得对。赵小郎,我?明天,哦不今晚就要去相国?寺拜拜文曲星君,恳求他保佑我?这次能中举。”

“可你?已经交卷了。”扶苏发挥了唯物主义者的冷酷作风,无情地拆穿道?:“再拜哪一位菩萨都没用了。”

“……那不是还有批卷吗?万一星君保佑我?,让批卷的老师看我?顺眼了么?”

他们经历完一场大考,心情无比轻松,自在地在回家路上插科打诨。可另一边的阅卷组,已然紧锣密鼓地忙碌了起来。

欧阳修是本次秋闱的主考官。

考官原定是富弼的,可惜,因?晏相公家的第七子晏几道?要参加这次秋闱,身为晏殊女婿、晏几道?姐夫的富弼必须避嫌。考官的担子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去岁,他因?一篇《朋党论》风靡了大宋,已然奠定了文坛宗主的地位。由他担任今秋的考官,对本次参加的学生都有好处。再不济,文坛宗主都看过你?的卷子了,说出?去多好听?呐?

但是很可惜,这一批的考生们却实在不能令欧阳修满意。

无他,策论题答得太差了。

要么就是寥寥数字,要么“夷狄如中国?而中国?之”的套话写了一通,却半个字不提西南边境如何,一看就是对那里半点没有了解的。再要么就是只知一鳞半爪,论述得十?分片面,而这竟然已经是试卷中的佼佼者。

突然,不远处一声惊呼传来。

他立刻站起身来:“怎么了?发生何事?”

“无事,大人,只是我?偶然发现了一份卷子……您瞧瞧这个?”

-----------------------

作者有话说:好不容易30万字了,本章20红包(?▽`)

第76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