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9(2 / 2)

加入书签

“好的。”扶苏填完了?最后一个?选项:“您后天可以来?官衙门口,查询这?个?案子?的审查结果。嫌疑人是否伏法认罪,都会记录在县衙门口的告示上。后续如果这?桩案子?登报,我们也会亲自把?有案情的报纸送上您家门。”

他说得文绉绉,许婶子?却听懂了?,她看起来?十分高兴,双手拍着掌:“那就是说,闺女的清白被白纸黑字写在纸上了??俺可以给人看了??”

“对。”

而且,扶苏真心相信,许婶子?的梦想多半可以成真。因为……这?是他接到的第?四起指控张家门下?某家店铺污蔑顾客偷窃之事了?。

地点、人物、作案手法全?都高度一样。基本排除了?报案人构陷的可能性。

他的心情不?免微妙,从堆得厚厚的纸张堆中抽出几分,走向了?县衙的深处。

许婶子?口中的张家二爷,乃是张家主?事人张复财的二哥。因为查出来?参与了?略卖人口,他也一并被押送到衙门的监狱里?去。扶苏不?多时就走了?出来?,手中的几份诉状上都用?朱笔划上了?一个?鲜红的勾。

张家老二承认了?。

四份情节高度相似的罪状,他否认了?一份,还有第?二份第?三份,由不?得随意抵赖。而况,扶苏还说了?句话“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骗你?的,其实坦白也从严。

非是扶苏做人不?道德,只是这?些日子?张家的罪行,光是审出来?的就堪称罄竹难书。这?么说吧,略卖人口甚至不?是他们背负的最大罪名?。污蔑他人偷盗,更是只算毛毛雨。

更别提,还有许许多多因为缺乏证据而无法立案,只能成为悬案的诉状了?。

一天天下?来?,扶苏的指头磨出了?茧子?,才送走了?闻讯想来?告状之人。当中甚至有吴家村的。那人告完状后,扭扭捏捏地告诉他,他们把?小贵人的泥塑像建好了?。什?么时候干透,什?么时候开始供香火。

扶苏:“……”

你?不?提的话我刚忘掉。

那人临走时一步三回头:“小贵人,别忘了?常回吴家村看看啊!”

扶苏:“嗯嗯嗯好好好。”

待他走远了?以后,旁边的苏轼立刻促狭地凑了?上来?:“真的不?回去看看吗?”

“想看我笑话直说。”

不?过,正因为扶苏没?有回吴家村,导致好久以后才发现自己的造型竟然那么雷人,想制止已经来?不?及,就像另一段因果报应了?。

现在他们的当务之急时是,把?整理出的诉状编成卷宗,再挑出典型的素材编出第?一期报纸。这?个?过程堪称书海漫天,苏轼一边做一边吐槽起来?:“干完这?个?活之后,我觉得我可以直接去刑部了?。”

“别急别急。”扶苏安抚道:“我今晚就给阿爹写信,让他再送几个?帮手过来?。”

“帮手?谁?我可以点人吗?”

扶苏别他一眼:“想得美。”

当大宋朝堂是菜市场呢!还任你?挑!

“先把?报纸弄出来?吧,《求知报》云州特供版本临时主?编。”

苏轼听了?这?头衔,“唉唉”地叹着气。早知道不?放下?大话了?。接手这?工作相当难捱。罪人伏法是好事一桩,但看着十几年、二十多年才沉冤昭雪的前情,又让人心里?难受。

唯一的安慰是,司马光不?在云州,所以他们想怎么编、就怎么编!

编完内容之后,还有一些列麻烦,譬如说印刷的问题。云州此前从未有书局接过此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