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4(2 / 2)

加入书签

从萤说:“非只城门才出入外城,云京许多豪强人家,都修了通往城郊的暗道。”

“那就是被谁家不长眼的纨绔掳走了,”卫霁声音隐隐作颤,“若我妹妹有个长短,我必活剐了这些为非作歹的国蠹!”

从萤看了他一眼,见他俊秀面庞上的恨意不似作伪,不由得心中慨叹,这位清寒出身的卫翰林,似乎对世家抱有强烈的敌意,却偏偏叫自己的亲妹妹冒顶河东卫氏的身份,进到丛山学堂读书。

她看透却没有多问,卫霁心领她的善意,对她倒十分敬重。

从萤说:“昨日河边出现过四个小姑娘,除却阿禾、卫音儿、怜君,不知另一位是谁,请卫翰林再仔细想想,令妹在学堂里真的没有得罪过人?”

卫霁:“音儿乖巧懂事,不会主动结怨……”

他苦思无果,只好又埋首去翻丁舍学生的籍贯名册,从萤走到一旁低声问晋王亲卫:“殿下可还有别的交代?”

亲卫惊讶于她的敏锐,颔首道:“殿下说今日骠骑将军王兆深入京,早朝他要在场,让四娘子凡事不要心急,无论发现了什么,都等他一起。”

从萤眉心微蹙:“骠骑将军今日一早入京?”

亲卫确认:“是。”

那可真是奇怪,从萤心想,王九娘是骠骑将军的亲妹妹,昨夜她不在府中等着迎她哥哥,为何在谢六娘身边盘桓不去?

她转身在堆积如山的文册中翻找,很快找到了上个学季的考课文册,果然,卫音儿的评考处处压了王十七娘一头。

她瞥了卫霁一眼,想了想,暂未以此事惊扰他,牵着怜君的手走出去。

天光徐徐变亮,丛山学堂提倡早起苦读,留宿的学生已开始了晨诵,归家的公子女郎们也停马门前,三三两两地迈进学堂里来。

嗡嗡然然的读书声里,从萤一身素青裙衫站在学舍廊下,虽彻夜未更洗,却不见丝毫狼狈,气度之悠远从容,仿佛晨风所化、雾露经润。路过的学生,无论男女长幼,都要悄悄看她几眼。

王家两位娘子进门时,见到的就是这幅景象。

怜君依从萤的叮嘱,半躲在她身后,故意指着王十七娘小声说话。谁也不知道她说了什么,从萤冷眼望向王十七娘,果然见她脸色大变,竟然转身要跑,却被王九娘拽着胳膊拉回来。

晚了,已经露怯了。

从萤对阿禾的下落有了猜测。

第43章 同行

从萤往见谢夫人,委婉询问能否带她去趟王氏府邸。

她知道这请求令人为难,就算编造再得体的理由,王家也知道她是去翻查阿禾的下落。而王谢同为云京世家,谢相与王太尉在官场上利益交错,并不方便将关系闹僵。

所以从萤也只是不抱希望地试一试,没想到谢夫人竟答应地十分痛快:“昨日城南庄子刚送来一批姚红牡丹,咱们挑几盆,你随我一同去拜访王夫人。”

说这话时,谢玄知的妻子孟氏也在场,趁谢夫人更衣的间隙悄悄道:“眼下毕竟非亲非故,婆母帮她找人已是情分难得,值得为了她再得罪王氏吗?”

谢夫人说:“不然非亲非故,如何变成亲故。这位姜四娘子,是个将情分看得极重的人,轻易不欠人情,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叫我帮她,她必长记在心,所谓君子之情久,小人之利短,为了她得罪王氏,倒也值得。”

又想起跟随从萤左右的晋王亲卫,谢夫人不由得轻叹道:“何况姜四娘子这样出挑的人物,非只三郎长了眼,我若不搭手,单凭他这憨货,未必守得住不世之玉。”

谢夫人携从萤同车而行,到了王氏门前才递上拜帖。

趁府卫入内通禀之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