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7(2 / 2)

加入书签

“这不是联络器。”

赵小北:小叔叔一定在骗小孩子,我不小了,才不会上当。

“小叔叔……”

赵章捂住了他的嘴,“安静,不然我告诉你奶奶。”

赵小北:“……”

※ 如?您?访?问?的?网?址?发?布?页?不?是??????ù???€?n?2??????5?????????则?为?屾?寨?站?点

小叔叔你几岁了,能不能别一有事就喊妈,我们小孩子都不这样干。这样干是要被踢出队伍的。

赵章:管用就行。

这一局赵小北完败。

赵小北戳戳赵三丫,又戳戳赵四丫,你们也说句话啊。

赵三丫和赵四丫都很老实,她们只是巴巴的看着柜子。

赵章一点都不心软,把他们仨赶出了房间,“不要进来,进来我会告诉你们奶奶。”

闻言三小只肩膀垮了下来,尤其是赵小北,头上呆毛都耷拉下来了,看起来要多蔫有多蔫。

赵章才不管他们蔫不蔫,直接关上了门。

躺在床上不知不觉睡了过去,直到被王萍芳的敲门声吵醒。

赵章打着哈欠起身,漱了个口上桌吃饭,那脸上还带着困倦倦容。

张秀花心疼的不行,连连给赵章夹菜,“章子你这天天往县城里跑,腿都跑细了,要不找大队长借自行车?这样你来回也轻快。”

赵章总共才跑了三回,第一回和第二回还隔了一周,但是没人觉得她这个天天有多夸张。

赵章更是厚颜无耻的认下了,哄张秀花的同时还夸张的表现了自己的辛苦。

“妈你最好了,果然有妈的孩子是块宝,也只有妈你看出来我这腿细了,你都不知道来回有多累,我还要跑那么多工厂。”

“我这都没歇过,跑到纺织厂又跑到陶瓷厂,又从陶瓷厂跑到窑厂,我可得多吃点。”

张秀花闻言又给赵章夹了两筷子,但是菜都是定量的,再多别人就没法吃了。等会儿还是煮个鸡蛋给老幺补补,她心里打定了主意。

“把咱章子累坏了吧,看还有谁敢说你往县里跑是故意躲懒。”那些人心眼太坏了,自己懒驴上磨把她家老幺也想成跟他们一样的人。

张秀花说着还扫了家里大大小小一眼,“你们可得记住章子的辛苦,他不是为了他自己,是为了我们一大家子,要不然他直接躺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多舒服,我和你们爸你们爷爷又不会少了他那一口饭吃。”

众人:妈/奶奶说的有道理,老幺/小叔叔辛苦了。

赵章:咳咳,没错。

“家里就我一个上了高中,只有我有机会进工厂,我辛苦一点是应该的,自行车就不用了,咱们家也不富裕,没必要花这个钱。”赵章哄了一通没忘扯回正题。

自行车是大件,是这个年代的豪车,家里有一辆别提多有面儿,杨柳大队也就这一辆自行车,平时大队长媳妇别提多宝贝了。

就是它是队里的,她也跟主人翁似的,擦的干干净净,一点泥点溅起来转头就没了。

除了队里公干,谁想用都得给钱,算到队里年底分。

张秀花听了也心疼钱,但看看‘憔悴’的儿子,她心里几番挣扎还是说:“不差这点钱,你去了工厂上班什么都值了。”

到了那时候别说补上租车子的钱,多攒攒他们还能买上一辆,那他们家就是杨柳大队最风光的人家。

赵章推了几次‘勉强’答应了下来,“这晚了一会儿可能就错过招工的告示,我也是为了我们老赵家。”

“对对对。”张秀花吃完了起身,“妈这就去给你煮个鸡蛋补补。”

“身体好了才能当工人。”她又扫了众人一眼。

众人仔细一想没毛病,身体不好谁要啊,招工人当然是让工人去干活的,又不是白养。

赵大柱:“妈再给弟弟多煮一个。”

“多煮多煮哪来那么多鸡蛋,你就会嘴皮子一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