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22(1 / 2)

加入书签

地方大了一点,以前那些县城都是蓝本,朝着那个方向发展就成了。

于是在齐朝旧臣认为赵章太心急,居然还没坐稳江山就奔赴边关的时候就发现没有赵章新朝依旧运转自如。

如果宋柳亦知道他们的想法一定告诉他们,运转自如个屁,他们都忙的脚不沾地了,人啊,人才呢,赶紧给我送过来。

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敢擅自决定将旧朝大臣拉进来干活。

不过丘阳谦就没这个烦恼了,他本就齐朝大臣,被赵章拉进队伍里的。

他知道赵章一定不会拘泥于前朝今朝,当然这样擅自做主肯定不行,所以他扒拉他的诸位老友,写下他们的履历,塞到信封里,随同信件一起送给赵章。

他则是去跟那些人透露一个意思,等赵章回信后他就正式开薅了。

薅过来人家不适应?

不知道树挪死人挪活吗?

人是最会适应的动物。

等赵章回来一切都是井井有条,京城都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赵章回来后举办登基大典,当日便开始封赏。

有官职,有金银珠宝,有宅邸,就是没有田地。

旧臣不解,赵章原本的班底却是心里有数。

果不其然,赵章登基第一条政令就是土地归国有,不得买卖,田地不在收受赋税,田地会根据人口分到老百姓手中。

旧臣瞠目结舌,这就是变法,若是放在齐朝那是无论是谁提出都成不了。

皇帝提就大臣撞柱,大臣提擎等着口诛笔伐最后被绞死。

但是赵章提,他是开国皇帝,他刚打下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他又一点都没有赐封,这会儿按理这土地的确都是国家的。

有什么理由反对?

他们顶多让赵章三思,若是没有赋税国库空虚balabala……

赵章:“朕都不担心,你们担心什么?”

旧臣:“……”我们担心什么你不知道吗?

旧臣顶着赵章睥睨的视线,一句话也不敢说了。

赵章安排了人丈量土地,作为农户的都能进行分地,土地肥沃的地方少分几亩,土地贫瘠的地方就多分几亩。

至于一个地方上等田中等田和下等田就按抽签来。

赵章提出的分地,宋柳亦他们写的执行计划,但是他们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东西赵章总能一眼看出来不足之处,并提出意见。

他们不由得再次在心里感叹:主公真的是天生帝王。

赵章不知道他们的想法,没了田税肯定要从别的地方找补,赵章加重了商税。

至于如何合理加重商税,不从雇佣过来的百姓手中盘剥就交给下面人想了。

税收也没那么快收上来,齐朝国库空虚,只有皇帝的私人宝库,以及赵章抄了一下官员的家得来的金银珠宝。

看着很多,但是支应全国却是如同杯水车薪。

除了他自己那座银矿,还要接手打下来的金银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