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1 / 2)

加入书签

日,陈辉越狱,当时是凌晨。要在8月28日晚出现在海城,意味着他越狱后没有在锦溪县耽搁,有人接应他离开锦溪。”

“没错,只能当晚离开,且得是在警方布控之前,否则他应当已经出不去县城,更加到不了海城。”葛建国点头认同。

“倒也不一定是在布控之前。”林最从手机里调出相片摆在桌上,照片是一张93年锦溪县的旧地图,“一开始布控肯定是先在各大出城的国道和省道,但当时锦溪县有很多废弃的小路,布控并不是铁桶一块。”

葛建国调试相片大小查看,对他来说,这张地图并不陌生,当年他看过这幅地图很多次。

确实如林最所说,布控并不是立马就能如铁桶一块的,且县里警力有限,当时联防队帮忙也不能做到万无一失。

锦溪县四面环山,好些废弃的小路能出县城,虽然已经立即查缺补漏尽量调人过去,可以说是快速完善执行下去了。

因为陈辉被击毙在锦溪县通往青潭镇的客车上,所以想当然觉得他根本没有离开过锦溪县。

可眼下有了新的线索,而且线索是林最说出来的,他肯定相信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他得重新思考钻研这个案子。 网?址?发?B?u?y?e??????????ě?n??????②?5??????o??

“我暂时不知道是谁接应他。”林最在陈辉越狱这行字后打了个问号,“但我思考过出逃的路线。”

他凑过去将地图放大,点了几处,并不是从县城通往江城的路,都是从锦溪县通往乡镇的路。

“如果是我要去海城,在那种情况下,我不会贸然直接去市区搭乘火车或是长途客车。”林最划到下一张相片,两指往外滑动放大,“我会先从锦溪县到乡镇,乡镇通往隔壁县的路不少,从隔壁县搭乘客车……”

无论是隐藏还是可以选择的路线就多了,如同鱼入大海。

当时的布控重点一定是在锦溪县,还有江城市区的客车站和火车站,隔壁县反而不会这么快会做出反应。

林最翻到后面的相片递给葛建国,“我查过93年8月26日前后的乡镇路况,路多,但路况并不好。”

因为当时连下几天暴雨,好多路都淹了,这样的路肯定不是最好的选择,要是车子出问题得不偿失。

“陈辉老家在青潭,但他在老家的机会不多,多数都在县城里生活。”林最在本子上写出几条路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不熟悉这些路,我只是觉得可能是接应他离开的人对很多乡镇小路是熟悉的。”

“交通工具呢?”葛建国停笔翻看当年的工作笔记,“车子的信息当年很全,当时排查的工作量非常大,我不能说万无一失,但起码排查下来的人里跟陈辉是完全没有交集的。”

“自强车队的车呢?”林最从手机中调出照片。

所谓自强车队又名残疾车,三轮载客车,虽然简陋但能挡风遮雨,而且这些车并不是不能走小路,尽管危险却胜在体积小足够灵活,好些汽车过不去的路,残疾车能轻松过去。

而且从乡镇的小路走,通往隔壁县路不好走却距离更近。

葛建国瞳孔猛颤,当年确实着相了,没往这样的车上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