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0(1 / 2)

加入书签

暂地也许是有用,但终归不长久,日后叶家人看清晚,总会有不顺眼的时候,真到那一步,反而是害了她。”

“对付那些手里有实权的人,自己手里也得有势均力敌的资本才行。”

“叶先生是个拎得清的人,我相信,这一时半刻拘着他们俩,他也会理解的。”

眼瞧着她说出这样的话来,喜奶奶反倒又安慰起她,“看那样子,叶先生和清晚都是很理解的,这你不需要操心,两个孩子都是好孩子,懂得你的用心。”

闻言,夏惠卿怔怔地望着窗外。

这几日,脑海里总浮现夏西里和宋南乔的样子来。

再怎么说,夏西里和宋南乔也算是门当户对,一个上京世家,一个南方大族,那时候,两家人怎么会就铁了心反对呢?

要是一早得了许可,夏西里也不至于天南海北近乎流浪地去巡演,他坐镇上京,夏家也不至于败落。清晚也许处境会好一些,童年青春期无忧无虑不说,甚而现在的感情大事,或许也不至于这样难办。

想着想着,不由怅然。

喜奶奶道,“不管怎么说,咱们俩就是清晚的后盾和退路,真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她杵了杵夏惠卿的胳膊,挤眉弄眼,“……咱是不是得回上京去?”

“我一个人回去就行。”

这些年,读研读博的学生多,各大院校都缺老师,光过去一年,给夏惠卿下过返聘文书的都有五所高校。

她已经择好了其中一所,就等年后详谈敲定,就立即走马上任。

这是她能为夏清晚做的,也算是对夏西里和宋南乔的弥补。

-

春节前,叶廷文参加了团拜会。

清茶一杯,无酒也欢。

回西山老宅,在西耳房陪老爷子喝茶时,有位后辈打电话来拜年。

后辈远在地方,不好上京里来,又不能送礼,只能打一通电话,聊表清意。

闲谈间后辈提起,南华当地的大族,宋家,听说有位孙辈要北上了。

“如今都铆足了劲儿往京里钻,也不想想,京里哪儿有他们的位置?”

叶廷文闲闲笑说。

“那就不知道了,大概背后有人提携?”后辈猜测说,“不过也难说,宋家那位听说是青年才俊,当真做出过不少实绩的,大概是上头慧眼识珠,把人才给弄到京里去,看看虚实。”

“做出过实绩的?叫什么名字?我怎么没听说。”

“宋延璋,对,是这个名儿。”

叶廷文眉头微微蹙起来。

这名字有点耳熟。

他沉思片刻,问,“给了哪个位置?”

电话那头的后辈说了个职位。

叶廷文一听,眉头蹙得更紧了,这个位置他知道,当初,他们还开会讨论过,后来定了一位张姓的,正巧是他的后辈,就等年后下调任函了。

什么时候换了人选?

“宋延璋是撞了大运了,才30岁出头,此番去上京,真要是能做出一番实绩来,那前途真就……”后辈说着,想起来什么,笑道,“也不好说,这宋家,好些年前因为小辈的姻亲关系好像跟上京夏家闹过不愉快,夏家现在没人了,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听到这儿,叶廷文手一顿,指间烟灰坍塌下来。

是了。

这宋延璋,是那个小姑娘的表哥。

南华宋家,那小姑娘的母家。

叶廷文如常地笑笑,“这都是后话了。”

挂断电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