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5(2 / 2)

加入书签

太子淡定自若地说:“姚小姐八字的确与母后相克,父皇大可另找人验算一番。”

景徽帝盯着他,总感觉哪里不对。

他怎么忽然如此镇定?先前被他骂了一句“滚出去”,就慌乱得不知如何是好,难不成是最近被骂多了,习惯了?

景徽帝转而道:“你近日可有习琴?”

太子垂下眼,心中冷笑一声。

老东西,这便忍不住了。他都能忍辱负重地在他眼皮底下蛰伏五年,他倒是一点儿都等不及。

“并无。”太子面露惭愧之色,“近来儿臣心绪杂乱,便没有习琴,免得破坏了琴中意境。”

“为何杂乱?”景徽帝不悦道,“是不是觉得朕苛待你了?”

“儿臣不敢,父皇严格要求,是对儿臣寄予厚望。”太子道,“儿臣定当尽心竭力,为父皇分忧。”

“你先把婚事解决了,再谈为朕分忧吧!”景徽帝怫然坐下,“朕倒是许久未听琴了,让朕听听你琴艺生疏到了何种地步!”

太子道是,让人去取琴过来。

宫人很快抱着一把琴来了。景徽帝扫了一眼,问:“没别的了?”

太子吩咐道:“父皇不喜这把,去将其他琴都抱来,让父皇过眼。”

太子习琴,只是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自己对琴并无太大兴趣。东宫淘汰了一批太子幼年时期的用琴,如今存放的琴总共也只有三把。

景徽帝微微眯眼:“就这些?”

宫人紧张回答:“回陛下的话,就这些。”

三把都是好琴,但没有一把是他想看到的。

景徽帝眼神幽深地扫向太子,安静片刻,方才开口:“朕怎么听说,姚小姐似乎赠了你一把琴?”

太子在心中嗤声。

老东西,憋不住心事,现在倒是知道是姚家送他的了,若他直接将那把琴掏出来,老东西是不是压根不打算给他辩解的机会,就将他问罪收押?

不过,想来辩解也无用,大不了连同姚家一起收押,也像是老东西能干出来的事。

“姚小姐的确赠了儿臣一把琴。”太子道,“可惜当晚儿臣起夜时,不慎碰翻了灯烛还不自知。等到发现起火之时,那把琴半边已经烧焦,用不得了。”

景徽帝蓦地瞪眼:“还有此事?”

“确有此事。”太子道,“父皇若不信,可以问当夜值守的其他宫人。”

“禀陛下,殿下所言,确有其事。”太子身边伺候的曹公公在一旁解释道,“当晚是奴婢值夜,殿下起夜之后,奴婢突然听见里面传来殿下惊叫,连忙进殿一瞧,原来是蜡烛翻倒,点燃了桌布,起了火。火势虽不大,但也将桌子和桌上的琴烧坏了。东西没法再用,只得丢弃了。”

“丢了?”景徽帝深吸一口气,“丢哪儿了?”

曹公公为难道:“就……就让每日负责清扫东宫的宫人,与其他杂物一起处理了。都已过去好几天了,奴婢实不知丢哪儿了。陛下若想找……”

“不必了,朕不过随口一问。”景徽帝冷声道。

找回来又如何?别说琴已经烧焦了,光是经过了后面那么多人之手,便已大大降低了太子的犯案嫌疑。

可是,世上怎会有如此巧合之事?太子是这么不小心,连烛台都会碰翻的人吗?而碰翻的烛台偏偏不烧别的,就烧放琴的桌子?他大半夜的不睡觉,离琴那么近做什么?

景徽帝狐疑地盯着太子。

而太子从始至终,只是恭恭敬敬地垂着头,看不出一丝可疑的表情。

景徽帝沉着脸,拂袖而起:“罢了,朕想起还有政事未处理,没空听琴了。但你既不想娶姚小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