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7(1 / 2)

加入书签

,被人领往将军大帐。

朔风卷过辕门,军旗猎猎作响。旗面有了些年头,边缘有点磨损掉色,可旗杆依旧笔直□□。

路过校场时,士兵们操练的呼喝声响遏行云,手中刀兵寒光凛冽,偶然与其中一员对视,这普通小卒眼中的肃杀之意便当头袭来,令孙将军心中一颤。

这西北军营的风貌……果然与京城皇城司大不相同。

待回过神来,他悻悻收回目光,与传旨太监一同进了大帐。

李磐大马金刀地坐在帐中,扫了二人一眼,也不起身相迎,只笑了笑,道:“听说陛下有旨?这得是什么旨意,才会让孙将军也一起过来了?”

京城风起云涌,暗哨不敢暴露,打听到的消息也有限,并没有告诉李磐,除了传旨太监,还来了个皇城司的孙将军。

传旨太监肃然道:“请武安侯接旨。”

李磐:“公公请念,我洗耳恭听。”

传旨太监皱了皱眉,与孙将军对视一眼。

孙将军轻咳一声,道:“侯爷远在西北,恐怕不知京中变故。”

“哦?出了什么变故?”

孙将军道:“前些日子,岐山行苑深夜失火,太子殿下薨了。”

李磐挑了挑眉,哂笑道:“哦?这是喜事啊。”

二人顿时变色。

就算有再大的仇怨,毕竟是太子,岂可公然作出如此反应!简直是大逆不道!

“武安侯!”传旨太监深吸一口气,加重了语气,“据查,行苑失火,乃是有人刻意纵火,纵火者声称是受侯爷指使,陛下有旨,传侯爷进京回话!”

李磐很镇定:“不是我干的。”

“陛下并未因一家之言就断定是侯爷所为,只是既然有人指认侯爷,陛下总不能置之不理。律法规定,若无辩解,便视同默认,侯爷若觉得冤枉,该回京陈情才是。不然让人误会是侯爷心虚,陛下也很难办。”传旨太监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不瞒侯爷,陛下其实还另外准备了一封密信,让奴婢转交侯爷。”

李磐眯了眯眼。

传旨太监从怀中取出一封火漆密封的信件,郑重其事地交到了李磐手中。

这的确是货真价实的皇帝密信,传旨太监和孙将军都没胆子打开,但据他们猜测,说不定是景徽帝担心他们两个人嘴笨,无法劝服武安侯,便亲自手书一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武安侯回京。

李磐细细看完,默不作声。

这封信倒着实有些出乎他的预料。景徽帝没有与他废话,竟坦明知晓太子之事与李磐无关,此次召他回京,只是为了暂时平息朝中非议,只要李磐回京,他必会还李磐一个清白,同时将以陷害重将为由,清扫太子母族。待到事成,必有补偿。

总结就是,景徽帝不是打算动李磐,而是打算借机清算整个太子母族。

——但是,景徽帝说的,就一定可信吗?

景徽帝利用他和楼雪萤,除掉了太子,现在还要利用他,除掉太子母族?他若是景徽帝,要是想让计划更加完美,那就应该在半路杀了他李磐,然后再嫁祸太子母族,这样便可以给他们冠上更重的罪名,清算得更加彻底。

然后楼雪萤又成寡妇了。寡妇再嫁,合情合理。

李磐微微冷笑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