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3(1 / 2)

加入书签

流程,给她办了欢送会,算是好聚好散。

八月份还没结束,韩积平带着爱人张云绣,从香港回来了,落地鹏城,就来见了聂青箐。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张云绣的病情有了好转,气色红润了一些,至于看病的钱是怎么来的、将来要怎么还,聂青箐没有过问。

韩积平感谢聂青箐,说欠她的人情,会记在心里。

聂青箐忙说:“我没做什么,你们要谢,应该谢何律师。”

张云绣说:“何律师要谢,你也要谢,这趟在香港就医,积平聊起刚恢复高考那年,他和那么多备考的人,挤在高中部,点点滴滴,聊了很多,有个细节和你有关,我听出不对劲,积平说你现在过得很好,不应该节外生枝,但我想,这世上一切的事情,都有定数,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既然我察觉到了,怎么能不说呢?一定要告诉你的。”

和她有关?刚恢复高考那会,聂青箐对自己学习上的事,太有自知之明了,压根没想过考,不存在有人破坏她高考的事情,那能是什么事情呢?

她忙点头:“谢谢你的坚持,和我有关的事,我肯定想知道,你说吧。”

第70章

韩积平跟聂青箐说起当年,那是刚恢复高考的头一年,举国欢腾,他很幸运能挤进刚刚复课的高中教室里,跟大家一起复习备考。

学校还紧急抽调了老教师来指导,开了食堂,帮助他们做好后勤工作,他能考上,很感谢当年的老校长,给来学校集中复习的学子,创造了外面比不了的条件。

这事聂青箐记得,当年大伯母胡秋桂,就在那所高中里搞后勤,她为了汤圆爸爸,送了半袋子细粮给大伯母,好说歹说,才给汤圆爸爸,换了一个去学校复习名额呢。

“然后呢,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就和我有关了?”聂青箐问。

韩积平说:“那天想跟学校商量,延缓交伙食费,听到办公室里有人在说事,不好听墙角,我就赶紧走了,那时候自尊心强,办公室里人一直很多,不好意思当着那么多老师的面,说家里交不出伙食费,准备等放学的时候,私下跟管后勤的胡老师说一声。”

那时候家家都不富裕,聂青箐爸爸去世,不用供养大伯一家,稍微好点,她跟哥哥每个月一人一斤肉票,家里能开个荤,能省吃俭用,供汤圆爸爸把大学读完,她很能理解韩积平说的情况。

她知道马上要说要紧的部分,凝神细听。

韩积平说:“哪知道刚放学,胡老师自行车骑的飞快,我没找到人,失落的回家,想跟家里亲戚们再借点粮食,就看到你大伯母的自行车,停在我家隔壁门口,我隔壁的廖婆婆,搞封建迷信,大家很不喜欢她,遇到事儿,又忍不住和她唠几句。”

聂青箐大伯母,不是任课老师,只管后勤,高考恢复后,大伯母钻营,弄回个工作,确实有点迷信,遇事儿喜欢求神拜佛。

聂青箐问:“胡秋桂去求神拜佛了?”

韩积平摇摇头:“是问话,问廖婆婆知不知道,当年给你奶奶牵桥搭线,抱回来的孩子家在哪儿,廖婆婆不知道,她就放心了,还给了廖婆婆钱,出来看到我,她脸色变了,我连忙说缓交伙食费的事,你大伯母一改常态,特别温和理解,同意了,还说你奶奶给乡下亲戚,介绍抱养了个小孩,叫我不要说出去。”

家里亲戚们的情况,聂青箐能不知道吗?奶奶早就不跟乡下远亲来往,也没听说谁家抱养过小孩!

韩积平特别内疚,说不下去,只好是张云绣接着说。

“我们在香港治病,感激何律师、感激你,有大把的时间,就闲聊以前的事,说起这段,我听着不对,怎么一个陌生人找,然后你大伯母就去找廖婆婆,问当初介绍抱养的小孩,从哪儿抱养来的,这要不是身边很亲近人家,不会迫不及待来问,老家廖婆婆七十多岁,谁知道还有几天活头?我就叫积平赶紧回来问问。”

聂青箐已经隐隐猜到了,这俩人来找她,又是大伯母紧张的事情,该不会那个抱养的小孩,是她爸爸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