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7(1 / 2)

加入书签

王同行了大礼:“殿下,草民斗胆,想为小女求一桩婚事。”

“说。”

王同抬头:“松山县典史余咏。”

这个名字齐祀不陌生,余咏是举子出身,但因资历尚浅,且家境贫寒,被调到了松山县做典史。

在柳昌手下待了五年,松山县没被柳昌糟蹋完,余咏功不可没。

他正有将余咏调任为县令的想法。

王家选女婿,有点眼光。

这个人选,是王同亲自选的。

王夫人准备了三个人选给王同,无一例外,都是罗州赫赫有名的好门第。

官商门第本就悬殊,靠着太子嫁进高门大户,只是一时的风光,可人后是不知要吃多少的苦头。

光光是那家中的长辈,就令人难以招架。

王同当即就决定,这人选他来选。

这两日,王同可是将罗州适龄的儿郎都翻了个遍,都没找到合适的。

猛一听说,这松山县典史老母病重,眼下着急成婚。

王同就派人去打听了一番。

这典史,科举出身,在松山县颇为出名,当地的百姓不知县令柳昌,但知典史余咏,最是正直。

现下,松山县的县令和主簿都被收押,太子下令,松山县一切公务,是由这位典史暂为代理。

为人长的也算是眉清目秀,年龄不大不小,今年二十又五,家中人口简单,只有一个供他读书的老母,从前无心婚事才一直拖到了现在,眼下老母病重,想在老母阖眼前,定下亲事,娶新妇。

全部听下来,没有一个是不符合。

这样好的佳婿,提着灯笼都难找。

故王同派人在门前守着,太子一进府,就向王同禀报,他一刻都不敢耽误的就过来了。

眼下,就盼着殿下能同意这桩婚事。

“孤准了,明日会派人给余咏送信。”

同顿时红光满面:“草民多谢殿下!”

*

主院。

王静淑很是心焦的望着上首的王同。

方才母亲来告诉她,爹爹已经去了西院。

这话是什么意思,王静淑再清楚不过,她询问母亲,爹爹选了哪位公子。

王夫人尴尬一笑,她选中的人都老爷都看不上。

一手把此事揽了过去。

听到这,王静淑有些慌了,后面王同身边的心腹来请他们去主院,说是有个好消息要说。

王静淑顿感不好,秀眉紧皱的过来。

见王同迟迟不说,王夫人开口催促:“老爷,你就别在打哑迷了,你看淑儿都要被你吓着了。”

王同看看女儿的紧绷的脸色,不以为然的大笑两声:“松山县典史余咏。”

话落,王夫人脸上笑意一僵,她从未在那册子上见到这名字。

“老爷,此人是谁,妾身怎么从未听说过?”

王夫人这话问到了王同心坎上,他正想向她人炫耀他选人的眼光。

王同细细将余咏的好的说了一遍,越说越高兴,喝茶水喝出了酒一般的气势。

下首的王静淑的脸色却是随着王同的话一点一点的变白,忽而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