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7(1 / 2)
在上海,疗养院里一到春节,很多老人都会被子女接回家去住几天,气氛甚至比不过年时还要更冷清一些。
江潺完全没感觉到什么过年的气氛,也没为过年提前做什么准备,甚至连新衣服都没给自己买一件,只推着姥姥去商场买了一套合适的衣服。
姥姥让她也买一件,她没听,说自己衣服多得穿不完,而且还得回来忙别的事情。实则是因为她实在没什么逛街买衣服的心情,只觉得商场到处放着的贺岁曲聒噪极了,想赶紧回家躲清净。
一直等到大年三十下午,蒋宁屿开车过来,从后备厢卸下了一堆年货,还往院子里搬了好几箱烟花,江潺才有了一种过年的实感。
林阿姨和杜皓也回来了,虽然已经搬到城里住了,但杜皓说他们每年都要回镇上过年,江潺知道这其中多半是杜叔叔的原因——他们要在有杜叔叔的地方一起过个团圆年。
下午厨房就开了火,林阿姨今年一起过来做年夜饭。
林阿姨一直做得一手好菜,她一上手,连蒋宁屿都只能做副厨,江潺则在一旁打下手。杜皓吊着一只胳膊满地乱转,江潺嫌他烦,让他不要添乱,用手在地上隔空画了个圈,让他就在那儿杵着别动。
“别做太多了,”姥姥坐在轮椅上唠叨着,“做太多吃不完就剩了。”
“年年有余,”蒋宁屿把袖口挽到胳膊肘,低头切着菜说,“过年就是要剩饭才对。”
“哎,小屿怎么把我的台词给抢了。”林阿姨开玩笑道。
一屋子的人都笑起来,厨房里热热闹闹的,江潺这才感觉到了些许独属于过年的喜悦气氛。
晚上八点钟,春节晚会正式开始。
长大之后再看春晚,好像就完全没了小时候的那种期待感,之所以坐在电视机前,不过是因为已经变成了一种固定的仪式而已。
但今年又确实是不一样的,毕竟是这么多年以来他们再度凑到一起后过的第一个新年。在听到主持人康辉说“又一个己亥猪年如期相见”时,江潺一瞬间又些感慨,心里算着上一个猪年是2007年,自己那时候应该还在初二吧……
桌上摆满了下午做好的饭菜,红烧排骨、酱爆海参、辣椒炒鸡、炸藕盒茄盒辣椒盒……连年夜饭都跟以前差不多,这么多年就没怎么变过。
“边看边吃吧,”林阿姨招呼着大家吃饭了,“小屿是不是第一次在姥姥家过年啊?”
蒋宁屿应了声“对”,江潺也才反应过来:“好像还真是哎,以前大年三十都不是在一起过的。”
以前蒋宁屿虽然在姥姥家待的时间比在蒋家待的时间长多了,但大年三十这种日子,他总是要回到那个冷清的家里的。
“以后就能年年在这儿过了,”林阿姨笑着说,“聚在一起多热闹,姥姥和小潺肯定也希望你待在这儿,是不是?”
见林阿姨看向自己,江潺夹了一块炒鸡放到姥姥碗里:“我小时候就让蒋宁屿留这儿过年,姥姥不让。”
“那时候能跟现在一样吗,现在小屿想走我也不让啊。”姥姥说,“你自己夹,你吃你的。”
“我不走,”蒋宁屿笑了笑,“以后都在这儿过年了。”
“我记得有一年大年三十,”杜皓插进话来,“潺姐因为蒋宁屿不留下来过年,还好一通哭鼻子呢,那是哪年来着,咱们五年级的时候是不是?”
江潺啃着排骨,抬头瞅他一眼:“要不要我帮你回忆回忆,你是哪年因为压岁钱被收走了直接哭抽了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