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87(1 / 2)

加入书签

不曾听过,每一盘看着都色彩艳丽巧夺天工,不像吃食反而更像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配上阵阵香气令宋良宵是食指大动。

女英夫人本就温和宽厚,完全不会拘于礼数,就如同一个真正的长辈般,让大家动筷先吃,莫要饿着。

就在女英夫人带头众女们嘻嘻哈哈举杯过后,中央水榭内乐师琵琶古筝奏乐声响起,一群穿着青衫头戴簪花的俊美男子鱼贯而入,在中央水榭内开始翩翩起舞。

幽曲径的中央水榭便如同一处大舞台,无论在园内那个角落都能对中央水榭中的景致一览无余,加上奇人视力普遍都好,距离稍远些并无妨碍,反而更添一层滤镜。

宋良宵在位置上品着美食,欣赏着伶人刚柔并济的曼妙舞姿,多少有些理解为何有些君王会终日沉迷于舞姬不理朝政。

这一曲终了,簪花男子们纷纷离场,水榭中央换上了一面战鼓。

待鼓声响起,十余位血气方刚的士兵半裸着上身,下半身穿着铠甲,手持短剑与盾牌,口中哼哈叱咤踏入了中央水榭。

就在他们进场那一刻,便有不少女官忍不住起身欢呼,随着鼓声由疏转密,士兵们开始跳起了军中振奋士气的盾剑舞。

宋良宵眼尖地发现刘福亦在其中,这些跳舞的将士正是之前射箭比赛上那些自荐而来的奇人军将领们。

无论是方才文士的簪花之舞还是眼前战士的盾剑舞都几句观赏性且不带一丝情色,只代单纯代表着美,无论是风雅还是力量都是在彰显男性之美,纵使那些保守的女官此刻亦都专注欣赏,挑不出一点错处。

让人不得不感慨女英夫人可真会拿捏女官们的心思,这流水曲觞宴办得无一处不妥帖。

宋良宵还从座上各女官闲聊及萧绾口中得知这位女英夫人乃是翰林女院的翰林学士及兼内阁大学士,虽然品阶不算高,但所有想要入仕的女子都要先在翰林女院之中学习三年,考校合格后方才可入仕,这位女英夫人可以说相当于所有女官的老师,怪不得女官们对之都敬重有加。

萧绾笑着道:“普通人家女魂奇人、异奇人想要入仕首先需要嫁人,嫁人后可以通过翰林女院的院考进入翰林女院,又或者嫁入的夫家是士族且在朝中有一定地位名望则可以通过夫家举荐进入翰林女院。这些年翰林女院无论入院还是考校出题的皆是女英夫人。”

宋良宵很是惊奇,在她认知里能坐翰林院这个位置的多半都是些学识过人,德高望重的老头儿,女英夫人能够嫁给封太保以奇人年纪来算也就二十几许,虽说年龄并不能代表学识,但这也有些太年轻了!

或许是她吃惊神情过于明显,萧绾环顾四周见女英夫人正好在与其他女官交谈,便略微压低声音继续道:“别看女英夫人年轻,但她乃先天魂奇人,一出生便是七阶,开智极早,一岁便能言善道,三岁便熟读各种诗词歌赋,到了六七岁已然具备入仕才学。加上她出身吏部尚书严氏一脉,族中早早就已经为之定好入仕之路,既有才学亦不输背景,在朝中可谓仕途顺遂,然后于三十四岁时与娥皇夫人一同嫁入了太保府。”

宋良宵边听边点头,原来对方从小就是神童,那就说得通了,不过……

“我观女英夫人并不似翰林院那般迂腐,若非萧将军告知,根本就看不出这位夫人竟是翰林院学士兼内阁大学士。”

萧绾笑了:“你见过翰林院那帮旧礼教派的老顽固?”

宋良宵点点头道:“十多年前有幸见过一次,不过我想十年后应该亦不会有太大变化。”

萧绾一听便知晓其中原因,嘿嘿笑道:“也不知是书院哪个想不开的竟给你介绍翰林院的书生。里边那帮男子确实古板守旧,还妄想像以前旧制一般压制女奇人。但翰林女院和翰林院可不一样。女英夫人虽然也熟知各种礼教制度,但却从不用次拘着女官,甚至平素也甚少对女官们说教,在翰林女院教学时皆以时政为例,历史为辅,古今对照,深受学生爱戴。”

宋良宵听完若有所思道:“看来萧将军对女英夫人颇为推崇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