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4(2 / 2)

加入书签

坟前并不曾生长杂草,搭砌得虽简单却不随意,显然是有人在看顾。

沈韫珠鼻尖一酸,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

“父王……”

沈韫珠缓缓跪倒在坟前,泪水模糊了视线,也打湿了身前的衣襟。

“父王,女儿不孝,直到今日才终于替您报仇。”

沈韫珠悲痛欲绝地低泣,一字一句,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裴淮拎着布包袱走上前,默默将萧廉的头颅放在拜台上,而后撩袍跪在沈韫珠身旁。

沈韫珠哭声一顿,不由惊愕地转头去看裴淮,颤巍巍说道:

“您……您不用陪妾身……”

w?a?n?g?址?f?a?B?u?Y?e?????ū?ω?ē?n??????2????????ò??

裴淮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转而问起道:

“梓童可想将岳丈大人带回金陵安葬?”

沈韫珠怔了怔,裴淮平素唤她的称呼五花八门,多半是些不正经的调笑话儿。这回在父王坟前,他倒怪认真的。

良久,沈韫珠摇了摇头,低声道:

“就让父王在此地安眠罢。”

“那朕回头便命人,重新在此处为岳丈建陵。”裴淮毫不迟疑地说道。

沈韫珠侧身将脸埋在裴淮的肩头,声音哽咽道:

“谢谢陛下。”

裴淮轻轻拍着沈韫珠的背,柔声道:“说什么傻话。”

沈韫珠闭上眼睛,任由泪水肆意流淌,心里默念道:

父王,不知道您会不会满意女儿嫁给了大周皇帝。

但他真的对女儿很好,女儿也很爱他。

我们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等孩儿再长大一些,女儿就带他来见您。

父王,您放心,女儿余生一定会幸福安乐。

-

从城北离开后,裴淮并未急于带沈韫珠回府,而是吩咐侍卫将马车赶到繁华的城南。

裴淮携着沈韫珠的手,与她十指相扣,信步漫游于伏罗城的街巷中。竭力抓住开战前的平静岁月,与心爱之人偷得浮生半日闲。

记忆中硝烟弥漫的边塞重镇,此刻不见森然肃杀,终于染上了些人间烟火气。

裴淮指了指不远处一家热气蒸腾的铺子,温声道:

“那家‘玉碗香’的馄饨,皮薄馅足,汤鲜味美,是这伏罗城一绝,等会带你去尝尝。”

沈韫珠抬眸望去,目光掠过熙攘的人群,落在临街而建的馄饨铺子上。

只见几张简单的木桌摆在铺面外,桌上铺着洗得发白的麻布,几只粗瓷海碗错落摆放。

三两食客正埋头于碗碟之间,热气混着香气,在黄昏中氤氲开来。稚童的嬉笑仿佛穿透了时光,蓦然在耳边轻声回响。

沈韫珠唇角轻扬,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应道:

“好。”

裴淮握紧了沈韫珠的手,挥退左右,只身带她登上城楼。

夕阳余晖洒落在青灰砖石的城墙上,极目远眺,落日如金盘,缓缓沉入橙红色的天际。

“从前朕每次来伏罗城,都会来城楼上看看落日。”

裴淮牵沈韫珠来到一处城堞前,轻声道:

“朕觉得站在此处最宜赏景。”

沈韫珠瞧着眼前景象,蓦然低笑了一声,语气有些怀念:

“皇上还真是和妾身心有灵犀,妾身从前就很喜欢站在这儿看落日。”

裴淮垂眸看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