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5(1 / 2)

加入书签

过那

些彩色绘制的物品图案。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些东西,但这次翻阅的心情却格外不同——因为他们终于可以买得起那些曾经只能眼馋的昂贵物品了。

刘彻手指轻抚着系统册子上那套全自动灌溉系统的图样,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诸位爱卿可还记得,去岁关中大旱,朕与众卿巡视灾情时所见景象?”

他在位期间天灾频发,百姓有些怨言。

这些他都是知道的。

皇帝说是上天的儿子,但他并不能呼风唤雨。面对天灾他也很无力。

公孙弘闻言立即上前一步,白须微颤:“老臣记得清清楚楚。泾渭之滨,千里赤地,百姓掘井三丈不见滴水,老弱妇孺跪在龟裂的田埂上哀嚎......”

这是一幕人间惨剧,干裂的大地上枯瘦的百姓,这些农民和农田一齐干涸了。

“正是如此。”

刘彻神色肃然,手指重重地点在册页上,“这套全自动灌溉系统,据册上所言,能以机械之力引水百里,旱时灌溉,涝时排水。若能建成,可保关中百万亩良田旱涝保收!”

听到这话,卫青忍不住凑近细看:“陛下,这图上画的铁管当真能自动送水?”

霍去病立即帮忙解释道:“舅舅有所不知,此物以晒太阳发力,通过埋设地下的管道,可将河水精准输送至每块田地。农户只需扳动阀门,清水自至,再不用肩挑手提。”

反正除了贵以外没有其他问题。

大司农桑弘羊激动得声音发颤:“陛下!若真能如此,我大汉农事将迎来亘古未有之变!老臣测算过,光是节省的运水劳力,就相当于解放三十万壮丁!”

这将是前所未有的改变。

刘彻目光灼灼地扫过众臣:“不止如此。诸位可想过,有了稳定水源,农人就能尝试种植更多经济作物?桑□□蔬,皆可因地制宜。太仓之粟将不再是百姓唯一的指望。”

韩安国突然跪地叩首:“陛下圣明!老臣想起去岁在河东郡所见,有老农因汲水摔断腿骨,全家七口断了生计。若早有此物......”

他不是在拍马屁,他真的为大汉开心为大汉的百姓高兴。终于可以松快些了。

刘彻亲自扶起老臣,温声道:“韩卿所言,正是朕日夜所思。这十八万看似昂贵,实则能救无数黎民于水火。”

公孙弘老泪纵横:“陛下仁德!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啊!老臣仿佛已看见,来年关中沃野千里,稻浪翻滚的景象......”

大殿内臣子哗啦啦跪倒一片,纷纷流泪。

刘据仰着小脸好奇地问:“父皇,那是不是以后就不会有人饿肚子了?”

刘彻将太子揽入怀中,摸了摸他的脑袋。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即使有了这个神物距离不会有人再饿肚子还很远。

卫青则指着册子另一页:“还有这种铁的锻造技术,上次因为价格太高只能作罢。若能得到,我军兵器质量将提升不止一个档次。”

每个人都配上神兵利器,战斗力都会上升一大截。

韩安国轻咳一声:“陛下,臣以为那套医书也该考虑。太医院一直说有了它,很多疑难杂症都能治愈。”

陛下陛下…….

刘彻认真地听着每位大臣的建议,不时在册子上做标记。突然,他眼睛一亮:“去病,这个高产棉花种子上次要多少来着?”

“回陛下,这个不贵。”霍去病答道,

桑弘羊激动地拍案:“陛下,此物必须买!若能推广种植,我大汉百姓冬日就不再缺衣少穿了。”

讨论越来越热烈,大臣们纷纷提出之前因价格原因搁置的采购计划。刘彻时而点头,时而询问细节,最后拍板道:

“就按诸位爱卿所言,先购买全自动灌溉系统和高产棉花种子,再拿下铁的锻造技术。医书可以买,剩下的钱用来补充之前消耗的抗生素和杂交稻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