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2 / 2)
李锐率先开口,语气带着愤慨:“依我看,就该严惩那些为非作歹的土豪劣绅,没收其田产,分给无地农户!
同时明文限定地租上限,违者重罚!看谁还敢欺压百姓!”
李不言摇头反驳:“此法前朝并非未曾试行,然效果寥寥。”
“究其根源,地方官员多与乡绅关系盘根错节,执行起来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即便土地一时得以分配,若无后续保障,不久便又会因各种原因被重新兼并。”
“为何会重新被兼并?”李锐皱眉追问。
“因为小农经济实在脆弱。”
王瑾接过话头,语气沉稳。
“一遇水旱灾荒、疾病婚丧,小户人家往往需借贷度日,最终只能以地抵债。加之朝廷赋税徭役不轻,再加上世家盘剥,即便分得土地,也难以长久维系。”
赵庚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所以,仅仅是分地还不够,还需配套施策。比如适度减轻赋税,建立惠民的信贷之法,防止农民因一时之急而再度失去土地。”
李不言眼中露出赞许:“殿下明鉴。”
“但这又引出一个两难之题——目前颂朝岁入,十之七八仍依赖于农税。若大幅减税,国库必然空虚,边防、漕运、百官俸禄等诸多开支又将如何维系?”
殿内一时陷入沉默。
赵庚旭抿紧了嘴唇,意识到土地问题如同一张巨网,牵一发而动全身,远比想象中更为复杂棘手。
他思量片刻重新开口道:“若要缓解此弊,除了抑制豪强、清丈田亩之外,有没有可能……设定一个长久的规矩?”
李不言闻言,谨慎地问道:“殿下所说的规矩是?”
赵庚旭看向李不言,缓缓说出自己思虑已久的想法:“比如……我们可以规定,每户人家,拥有土地的最高限额是多少。”
“依据爵位、品级或丁口数量,设定一个上限。超过这个上限的土地,由朝廷出面,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收购回来。”
他一边说,一边仔细观察着三人的反应。
李不言的眼睛随着他的话语越来越亮,显然被这个新颖的思路所吸引。
而王瑾的眉头却越蹙越紧。
赵庚旭继续阐述道:“朝廷收购回来的这些土地,可以设立专门的章程。”
“分配给那些无地或少地的佃户、流民,让他们拥有自己的立身之本。如此一来,是否既能逐步抑制兼并,又能安抚流民,最终增加国家的税基与稳定?”
李锐激动得几乎要站起身来,脸上因兴奋而泛红。
“设定上限,超额回购,再行分配!此乃釜底抽薪之策!既能避免剧烈动荡,又可逐步均平土地,实乃仁政!德政!”
“若能推行,天下寒士黔首,必感念殿下恩德!”
然而,王瑾却沉默了片刻,脸上忧色更深。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殿下,李先生。”
“此策构想虽好,立意亦高,但……施行起来,恐怕艰难万分,阻力如山啊!”
他看向赵庚旭,语重心长地分析:“殿下,您可知,这天下膏腴之地,十之七八,掌握在世家大族、勋贵官僚手中。”
“您这限额一出,等于是要直接从他们身上割肉!他们盘根错节,岂能坐以待毙?势必联合起来,激烈反对!此其一。”
“其二,‘合理价格’四字,谈何容易?如何界定才算合理?那些豪强必然借此漫天要价,朝廷若强行压价,必遭非议,被指为与民争利,甚至可能激起地方事变。
若完全依从市价,朝廷又哪里来如此巨量的银钱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