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4(2 / 2)

加入书签

吏部接连对他党羽的调动审查, 市井间重新泛起的关于欧阳家不利的传言, 以及皇帝在朝会上那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实则隐隐偏向尉迟俭和天工院的态度,都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他意识到,皇帝这次恐怕是动了真格, 而且手中很可能已经掌握了一些对他不利的东西。

果然数日后, 由欧阳伦一系官员精心策划的舆论风暴, 在朝堂上骤然爆发。

这一次, 他们不再纠缠于边将和天工院,而是将矛头直指新政核心——土地改革!

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为首, 数十名官员联名上奏,言辞激烈,痛陈土改之弊。

他们声称蜀州、凉州所谓“成效”, 乃是地方官员为求政绩,与豪强勾结,欺压良善中小地主, 强买强卖,致使民怨沸腾,地方不宁!

W?a?n?g?阯?F?a?布?页?ì????????é?n????????5????????

而江州、云州两位县令之死,更是因为推行暴政,激化矛盾,引火烧身!

他们强烈要求皇帝立即停止土改,召回顾问明、王瑾问罪,并惩处主持新政的官员,以安天下士绅之心。

这份奏章,可谓极其恶毒。

它不仅全盘否定土改,还将两位殉职县令的死归咎于朝廷政策,更试图将“民怨”的帽子扣在皇帝头上。

朝堂之上,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

支持新政的官员愤慨不已,纷纷出列驳斥。

而更多持中立或观望态度的官员,则屏息凝神,等待着皇帝的决断。

御座之上,赵庚明表情肃穆,让人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他目光冰冷地扫过跪在地上、一副“忠君爱国”模样的右副都御史,又看了看那些附议的官员,心中冷笑连连。

他虽有些恼火,但转念一想,这不过是欧阳伦的垂死挣扎。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之际,一直沉默的赵庚旭,忽然轻笑出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只见赵庚旭缓步出列,并未看那些弹劾的官员,而是面向御座,朗声道:“皇上,臣弟近日翻阅天工院格物苑的观测记录,发现一有趣现象。”

众臣皆是一愣,不明白在这种紧张关头,皇太弟为何突然说起什么“格物苑的观测记录”。

赵庚旭不慌不忙,继续说道:“记录显示,去岁至今,江州、云州两地,上报因‘土改引发民变’而受损的庄园、商铺,其位置大多远离土改实际推行区域,且受损时间,多在地方官员遇害消息传出之后。”

“而真正处于土改核心区、利益直接受损的那些大户,其产业反而受损轻微。”

“臣弟愚钝,实在想不通,这民怨和民变,为何如此……有选择性?莫非作乱之民,还能分辨哪些是该砸,哪些是不该砸的不成?”

他这话一出,许多官员先是惊讶,随后恍然大悟,看向那些弹劾官员的眼神顿时充满了不屑。

是啊!若真是土改引发的广泛民怨,暴民冲击的应该是直接侵害他们利益的豪强和官府。

怎么会如此精准地只针对那些与命案无关、甚至可能支持土改的产业?

这分明是有人故意制造事端,栽赃陷害!

右副都御史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张口结舌,一时竟不知如何反驳。

赵庚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