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1(1 / 2)
营帐,便见偌大的营帐里头静悄悄的,犹入无人之地, 方才进来的廉家夫妇二人此刻已经告退了,只见此刻入目所及之处是暗红的地毯一路延伸到营帐的最深处,而地毯尽头的交椅上端坐着的正是白日里替她解过围的一国之母张皇后, 张皇后脚边一位锦衣华服的身影一言不发的匍匐在地, 正浑身轻颤的跪在那里, 她身姿几欲歪倒, 却一度强行硬撑着。
那道身影略有些眼熟, 确切来说是那道身影身上穿戴的服饰略微眼熟,印象中,张皇后跟前贴身伺候的一等大宫女便是穿戴的这一身, 而这人据说是当年跟随着张皇后一路入皇陵相伴了整整十五的老人,亦是张皇后最信赖的心腹。
看到眼前一坐一跪,无声又死寂的这一幕,沈安宁飞快看了一眼后,只很快的低下了头,随即目不斜视地朝着正前方那道身影恭恭敬敬道:“臣妇沈安宁拜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她依着宫规朝着张皇后行礼,额触及地面后,许久许久头上之人没有叫起,沈安宁依然一动不动耐心十足的跪着,直到不知过了多久,上首的张皇后终于开了口,只道:“陆夫人今夜帮了本宫一个大忙。”
张皇后的声音
略有一丝清冷,不像白日里寻她问话时那般和善,声音里没有多少起伏,亦听不出多少情绪。
沈安宁垫在地面的双手略微一顿,这时,便见张皇后继续缓缓道:“抬起头来说话。”
沈安宁一寸一寸支起了身子,而后抬起眼眸朝着远处飞快看了一眼,晕黄的灯光下,张皇后的脸隐没在半明半暗的光线里,让人窥探不了分毫。
沈安宁置于腰间的手略微一紧,不多时,只尽力镇定自若,道:“不过是举手之劳。”
顿了顿,只又道:“今夜营帐驻扎在山下,虽有禁军重兵把手,到底比不上京城周全,臣妇当时担心有不轨之人混迹到了营帐里头,担心娘娘安危,这才在廉夫人跟前小题大做的提了一遭。”
沈安宁按着张绾禀告的思路解释着今夜她所扮演的角色。
“哦?”
却见交椅上的张皇后双目微闪了一下,而后轻扯了下嘴角似笑非笑道:“按理说,陆家同骆贵妃一家是亲戚,理该更加亲厚才是,本宫有些好奇,在本宫同骆贵妃之间,今夜陆夫人为何选择相助的会是本宫?”
这一刻张皇后微微笑着,好似恢复了往日和善,然而双目却分明有些锋利骇然。
这些问题其实沈安宁在来时一路早已经打好腹稿了,毕竟,二房如今依仗的正是骆贵妃的权势,二房骆氏乃骆贵妃的亲侄女,在所有外人眼中,他们陆家多是骆贵妃那一脉的,今夜此事,沈安宁作为陆家长媳,没有弃骆贵妃不顾而帮张皇后的道理。
故而此刻张皇后有此一问,实乃正常。
只见沈安宁微微抿着唇,不多时,方一字一句回道:“回娘娘,于私,臣妇同骆贵妃并无任何私交,而娘娘曾两度厚待臣妇,今日更是在赛台上替臣妇解了围,臣妇有感念娘娘之好之心。”
“于亲,骆贵妃虽是陆家二房的依仗,可与臣妇并无任何血脉之情,相反,臣妇同廉夫人一见如故,我们二人既有相同的人生经历,又有相似的处境际遇,于亲于礼上,臣妇自然更加偏袒廉夫人,今日娘娘即便不是一朝国母,仅仅只是绾儿胞姐,若看到绾儿胞姐安危有异,臣妇亦会毫不犹豫上前提醒。”
“而于公——”
说到这里,只见原本还有些彷徨的沈安宁突然间一点一点抬起了头,而后目光直接迎上了首位上那道清冷微威的目光,只一字一句道:“而于公,陆家的爵位历来是由大房嫡出的嫡长子继承,从前承袭爵位的乃臣妇公公陆景融,现如今承袭世子之位的乃臣妇夫君陆绥安,他日承袭爵位的便是臣妇将来肚子里的嫡子嫡孙,陆家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坚定拥护者,陆家二房有何心思,他日作何选择臣妇不知,臣妇只知臣妇乃陆家大房长媳,故而今夜之事无论于私于亲还是于公,臣妇断然没有不选择皇后娘娘的道理。”
沈安宁一字一句条理清晰地解说着,她面面俱到,不急不缓,从好几个方面娓娓道来,详说着她今夜此举的所有原因,每一个原因都让人挑不出任何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