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5章 劈波斩浪(1 / 2)

加入书签

「是啊,怎会如此?定是虚言恫吓!」

「绝不可能。」

「魏贼为了诈开城池,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一众官员在堂中不停议论着,而豫章太守黄翊却坐在主位上脸色难看。

「府君是何意?」

「对啊,还请府君表态,我等该如何守城为好?」

众人的目光看向了黄翊,而黄翊只是摇头叹道:「陛下洪福齐天,不应出事。可国家若无兵祸之忧,魏军是如何打到南昌的?谁能为本府解释解释吗?」

黄翊脸色涨红,用力的拍着桌案,堂中并无一人能够应答。

「府君。」孙达同样畏惧到了极点:「信中其馀内容属下能说吗?」

黄翊又叹了一口气:「都什麽时候了,说吧。」

堂中众官员急切的眼神朝着孙达聚了过来,而孙达拿过书信,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心理状态,一字一顿的说道:「魏贼说,若不开城请降,魏贼将当即强攻,这几日所征的柴桑丶历陵丶海昏三处的百姓正好可以用来填沟壑用。待攻克之后,屠城,所有人无一例外。」

孙达的面孔已经白了,又继续念道:「若是在一个时辰内开城请降,城中所有人都可以保留原有的官职,不论在吴国的背景丶家世丶以及姓不姓孙,朝廷之后还有额外的赏赐颁下。」

「诸位,我等只有一个时辰来做决定了。」孙达的声音愈加小了起来:「午时之前,必须将此信送回,不然视作拒绝,魏贼将立即攻城。」

坐在主位上的太守黄翊轻咳了一声,看向孙达:「魏国书信中写的明白,不论是何家世身份,都是能保留官职,不失富贵的。城外那麽多军队做不得假,城中士卒并不堪战,恐怕连半日都抵挡不住。」

「孙都尉,你说呢?」

孙达此时心绪已乱,转头看向黄翊:「我已不知该如何应对,全凭府君做主。」

黄翊用言语暗示,孙达将责任又甩回给了黄翊。二人这麽一弄,堂中的所有官员就都明白了。于是纷纷向黄翊表示,说愿意由府君做出决断。还有什麽城外魏军势大丶我们在城中防不住丶魏贼说的事多半是真的……

而且众人也都知道,孙达虽为宗室,但并非近支,仕途也一直不甚如意。若非如此,何至于以五旬多的年纪,以从建安初年就随孙权作战的资历,还在此处为一个小小的都尉呢?

「那就由本府做主了。」黄翊站起身来,长叹一声:「我黄翊一人之身,为陛下死则死矣,全不足惜。可魏国凶名赫赫,倘若真迁怒于我,欲要攻城屠城,我又该如何面对柴桑丶历陵丶海昏三县之民?又该如何面对南昌城中的无辜百姓?」

「难为府君了。」孙达在黄翊侧前方躬身一礼。

黄翊以手掩面:「为大局而言,那就开城请降吧。诸君随我这个国家罪人,一起出城北门相迎。」

「辛苦府君。」

「府君大义。」

「全凭府君做主。」

众人应得痛快,孙达也没有表示什麽不满,仿佛自己姓孙这件事没什麽关系一般。

说到底,南昌之所以能这麽快投降,一为突袭之故,城内吴臣守将方寸大乱,军队上下人心惶惶,全无战意。二为军略之故,如果不是吴国出了巨大的军事问题,这支魏军是不可能出现在此地的。三为兵力威压,城外已经被军队重重包围,三万馀人来围一个南昌城,将其攻下并非难事。四为屠城威胁和保留官职的许诺。

一直以来,吴国官方宣传的口径,一直都是将魏国妖魔化的。掳掠百姓丶屠杀城池丶滥杀无辜丶暴虐无道……

这种程度的负面宣传固然可以统一内部思想,可当南昌这种吴国腹地面对两万多魏军的突然袭击时,宣传中的这些凶事反倒会帮忙了。

很多时候,忠与不忠就是一念之差。

若南昌此处的吴臣能知晓孙权的消息,又或者是知道孙权军队离自己不远,大多数人还是愿意为孙权坚守的。可这不是不知道孙权消息嘛!

而对于桓范所部的魏军来说,进入城池接受投降已经成了常态,轻车熟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