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72章 太后,我黑斯廷斯是站在您这边的啊(1 / 2)

加入书签

第872章 太后,我黑斯廷斯是站在您这边的啊!

对于亚瑟来说,1837年7月是维多利亚继位后少有的闲暇日子。

那位在继位前默默无闻的维多利亚公主身边现如今环绕着无数想要献殷勤的臣子,如果不是维多利亚经常时不时的在白金汉宫召见他,与这位曾经的修辞学教师兴奋的谈论继位后的各种趣闻,亚瑟简直都挤不进宫廷生活的内部圈子。

墨尔本子爵丶康宁汉姆侯爵丶萨瑟兰公爵夫人等等,一众在英国声名显赫的贵族和贵族夫人们简直把白金汉宫围的水泄不通,所有人都在争先恐后的向这位新继位的女王宣誓忠诚。

但亚瑟不必这麽做,因为在女王的心目中,他早就成了忠诚的代名词了。

可这并不妨碍维多利亚对亚瑟近来的行径表达些微的不满意,因为她觉得亚瑟明明可以来的更勤快一些,毕竟她都已经赐予亚瑟宫廷通行权了,但至少现在看上去,这位小老师不是很喜欢行使他手头的这项权力。

不过这倒也不是什麽大问题,因为现在还有墨尔本子爵填补空缺,她可以随心所欲的对这位年初不幸丧子的首相发脾气,而孑然一身的墨尔本子爵看起来也非常乐意留在女王身边,以致于毒舌的枢密院书记官格雷维尔先生私下里都不得不怀疑墨尔本子爵对维多利亚的强烈喜爱是不是源于他把女王当成自己亡故儿子的替代品了。

他与女王讨论的话题非常广泛,其中既有饮食丶清扫烟囱丶牙齿之类的小事,也有文学上的,譬如那些在不列颠流传甚广的《英国佬》作品,当然,必不可少的,还有维多利亚的家庭关系,涉及她那些的邪恶伯父们丶她的父母,当实在不知道聊什麽的时候,他们还会谈谈历史丶哲学以及礼仪。

总而言之,他们俩总是有很多话聊。

但是,在墨尔本子爵「老来得子」的同时,许多人都忘记了,还有一个人正在经历「丧子」的悲痛,那就是肯特公爵夫人。

维多利亚刚登上王位就立刻宣布,不会提升母亲的地位,也不会考虑让康罗伊担任私人秘书或者王室内库管理人。他们都知道,自己未来对女王的影响力将微乎其微,甚至荡然无存。

身处王庭的许多人对此也一目了然。尽管公爵夫人曾经乞求维多利亚不要将他们之间的摩擦告诉墨尔本,但首相如今已经对此了如指掌,并且没有采取任何努力来弥合双方的分歧。

肯特公爵夫人仍然继续为恢复康罗伊的职务而不断努力,但始终徒劳无功,康罗伊被禁止参加任何有女王出席的场合。

而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碰壁后,肯特公爵夫人再也没有办法像从前那样硬气了,她对女儿说话的态度也软化了不少。

「至少原谅他,不要给他和他的家庭贴上标签然后拒之千里之外。作为女王,你应该把那些让作为公主的你不开心的事情都忘掉。请记住,我对约翰爵士有着极大的敬意,无法忘记他为我和你所做的一切,尽管他很不幸地触怒了你。」

看看,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亚瑟甚至无法相信上面这段话是出自肯特公爵夫人之口。

她看起来有些伤心丶郁郁寡欢,由于居住在白金汉宫内,再也没办法与康罗伊实时见面,所以她只能向闺蜜利文夫人吐露自己的心声,现如今她对于自己的无足轻重感到伤心不已。

而母女之间的严重不和,怎麽可能逃得过伦敦三流小报的眼睛,这段正发生在白金汉宫里的奇闻异事,如今已经成了全伦敦的谈资,不过旁观者基本上对于事情的起因一无所知,只能像是无头苍蝇般的胡乱猜测。

至于那些热衷于捕风捉影丶向来听风就是雨的舰队街记者们,他们才不管这对母女之间究竟经历了多少心理风暴丶或者家庭创伤,他们只关心能不能在下一个专栏上写出足够吸睛的标题,最好还得带点香艳,带点愚蠢,带点贵族式的神经质。

某份从未上过印花税的丶主要面向工薪阶层的小报,首先曝出了一篇短文。

标题上堂而皇之地写着《女王陛下是否被约翰·康罗伊爵士误导?》,上面的内容支支吾吾,逻辑混乱,但大致意思却不难理解。

康罗伊不过是一位忠诚的爱尔兰绅士,而新登基的女王也许是被某些「新派政治顾问」所蛊惑,才忽然把这位旧友拒之门外。

文章中甚至不无暗示地提出:「最近频繁出入白金汉宫的某位先生,其影响力或许已经超出了女王陛下的想像。」

虽然这不过是街头小报的老把戏,但这套老把戏很快就引来了其他小报的纷纷仿效。

《光明世界报》则更进一步,乾脆以《肯特夫人与女王殿下是否与某位贵族发生口角》为题,模模糊糊地点出了一位「早年家庭不幸丶还陷入过婚外情官司」的绅士频繁出入白金汉宫走廊,常伴女王左右,引发肯特公爵夫人的不悦,从而进一步导致母女不和。

《伊莎贝拉晚报》更是索性虚构了一出戏剧,声称有匿名仆人听见肯特公爵夫人深夜在窗前痛哭,念叨着「他是个好人,他曾经救过我们」,甚至还编排出女王的口吻斥责:「XXX比他更好!」

如此煽情桥段,倒是与乾草市场皇家剧院门前即将上映的戏剧《新娘》海报一并引起了不少中等阶层太太们的议论,甚至连马车夫们和工人们都开始在车站酒馆里对宫廷家事评头论足起来了。

而面对这些针对女王陛下本人的诋毁,警务专员委员会秘书长亚瑟·黑斯廷斯爵士自然「盛怒无比」,他于昨天下午,温莎城堡阅兵式召开前,于苏格兰场召开了伦敦高级别警务人员临时会议,并在会上严厉申斥了皇家大伦敦警察厅厅长查尔斯·罗万爵士和副厅长理察·梅恩爵士。

据警务情报局局长查尔斯·菲尔德警司透露,亚瑟爵士在会场上大发雷霆,苏格兰场警司以上级别警官无一例外全部吃了挂落。因为政府虽然无权审查报纸出版业务,但在亚瑟爵士看来,无权审查并不妨碍苏格兰场行使事后惩罚权力。

毕竟当年亚瑟爵士主政苏格兰场期间,他们就曾经多次以《诽谤法》丶煽动罪和未上印花税等手段,配合内务部突袭过印刷厂丶查封过印刷机丶逮捕过他们的编辑。

由于亚瑟爵士对于苏格兰场的怠政行为极为不满,他当场要求苏格兰场全面整改相关工作事宜,并要求负责人汤姆·弗兰德斯警督于三日之内向他做出书面检查。

当然了,要汤姆三日之内做出书面检查确实有些难为他了,毕竟这家伙在来到苏格兰场任职之前就是个老实巴交的雇农,倘若不是后来接受了达尔文的辅导,又被送去伦敦大学进修,给他二十六个字母,他都未必能认全了。

现在,虽然二十六个字母是能认齐了,但让他写出一篇能登大雅之堂的书面检查,那依然是强人所难。

所以,这篇检查大概率得由他的两个好大儿小亚当和平克顿代劳。

不过小亚当和平克顿也不用太焦虑,因为黑斯廷斯叔叔虽然嘴上说着三天之内就要,但实际上,他昨天开完会以后,今天一早就启程去温莎城堡了。

而在他参加完温莎的阅兵式后,他还得去巴黎一趟,等他回来怎麽也得十天半个月之后。

如果十天半个月都憋不出一篇书面检查,那这不是在打伦敦大学黑斯廷斯学院的脸吗?

撇开小亚当不提,哪怕就把平克顿单独拎出来,那也是……

阿伦,阿伦·平克顿,你小子可是黑斯廷斯学院的第一届学生,在公文写作上怎麽能跌份呢!

……

亚瑟坐着他的布鲁厄姆马车一路颠簸到了温莎,正值午后的风吹得草坪上猎猎作响。

阅兵式彩排的号角声尚在远处回荡,他却先一步走进圣乔治大厅外的回廊。

石拱廊的阴影将夏日的灼热隔绝在外,长长的廊道里弥漫着一股湿冷的气息,墙上悬挂的汉诺瓦王室旗帜在气流里缓缓颤动。

他刚抖落披风上的尘土,便听见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