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64章 药一分钱一分货(1 / 2)

加入书签

王牧野是一个185厘米的壮大汉,一听便是哈哈笑了起来:

「林董,你谦虚了,老周可是跟我说了,说林董属于深不可测的大老板,哪里是我们这些制药人可以比的。

就你们的岭南堂野山参,卖掉一支产生的利润,估计要我们辛苦生产好几十吨原料药了。所以我们赚的都是辛苦钱。

当初我也是脑子一热,觉得我们都加入WTO了,要成为世界工厂了,就凭咱们国家的效率,那还不占领全世界的医药市场?

于是我投入了全部家产,又从银行贷款欠了一屁股债,02年花了整整10个亿才建了这个药厂。

02年的10个亿啊,啊哟喂,现在可后悔死我了。

当年我这钱要是全部都买了房子,买了首都的四合院,我现在早踏妈成了全国首富了。」

说完,王牧野心疼得直拍大腿,又指着眼前一排仪器说道:

「这原料厂可真是一个无底洞啊,林董你别看我这药厂规模那麽大,头孢菌素的产量已经国内最大的供应商,但竞争压力也大呀。

现在我们公司其实完全就是在跑量,薄利多销,能挣一点是一点。

否则这机器一停,每天的损失不得了,重新开机又要花费大笔的清理费用,停不下来啊。

林董你看,就说这一个个反应釜吧,什麽玻璃钢反应釜丶不锈钢反应釜丶碳钢反应釜等等种类繁多。

妈呀,技术部门一天到晚申请技术升级费用丶机器更新支出,我头也大了。」

周达新在一边也苦笑道:

「现在也真是见了鬼了,我们这些做实业的都在苦苦支撑,不亏本就是万幸了,市场稍微一个风吹草动就是破产的命运,非常惨。

而那些炒房的,炒股的,玩金融的,一个个都赚得是盆满钵满。

就我们同一代出来闯天下的老朋友,徐保润,还有郦保国丶罗兴余什麽的

好家夥,这几个人现在混得是风生水起,只要电脑上敲几下,钞票跟发大水一样哗啦啦来,年年都出现在福布斯财富榜上人物。

像我跟老王这样的苦哈哈,别看出去都是这个董事长,那个老总,人五人六的,可是你要我们拿几个亿出来,反正我是拿不出来的。」

还没等林三七开口,王牧野又接话道:

「以前都说要实干兴邦,要我们都做实业,说这样国家才能富强。

结果现在只要有关系有门路的人,都踏妈去炒股做庄家,玩什麽P2P,搞什么小额贷款。

钱生钱,自然是来钱快,但这不就是击鼓传花的资本游戏嘛?

如果人人都不做实业了,全都关了厂子去炒股票玩期货,经济脱实向虚,那我们四个现化代什麽时候能完成?我们的国家什麽时候能真正富强?

这一切都不正常嘛,国家也不管管。」

林三七心想,这怎麽管?市场经济讲究的就是一个自由。

但是自由过头,就代表着资本全面入侵。

当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时,这绝对不是什麽好事,国家的确应该管管。

最简单一个,中小企业拿不到贷款,得不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想发展都难。

而大量的贷款全部都被投入到各个大型企业,或者直接就进入了股市房市,在资本市场上兴风作浪。

问题是国内能玩金融,玩资本的都是些什麽人?

这批人……咳咳……杰克马都打不过的天龙人,谁能管得了他们?

林三七也玩金融,他几百亿美元全部都换成美股,但他收割的是米国人。

不像某些国内资本,外战外行,内战内行,只会收割国内同胞的钱,然后跑出去给外国人上贡。

几人一边参观,一边抱怨着。

林三七听了有点想笑,心想估计这两个老男人也是被企业经营压力给搞得焦虑了,哪里还像个大老板的样子。

于是他扯开话题道:

「王总,你刚刚也说了,你们肯孚制药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头孢类原料供应厂之一,我有个疑问:

为什麽同样一只药,国产药和进口药的疗效会差这麽多?问题出在哪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