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64章 药一分钱一分货(2 / 2)

加入书签

王牧野和周达新两人一听,纷纷笑了起来。

「这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想听真话有真话的解释,要听假话有假话的说法。

林董你是老周的朋友,也是我们医药圈的同行,咱们关起门来可以说说实话。

如果是其他客户过来问,那我肯定告诉他们,药物成份一样的,疗效是没什麽区别的。

其实怎麽可能一样?

就打个比方,茅台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米,农村普通烧酒也是高粱米做的,成份的确一样。

但是不是两种酒味道也是一样的?那为什麽一个几千一斤,一个几元一斤?

药品价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研发成本丶生产工艺丶原材料丶专利保护丶市场营销等等。

而药物的疗效,则取决于其中的生产工艺的高低丶原材料的好坏丶还有一个就是质量品控是否严格。

我再给林董举一个例子,进口头孢的原料药是从青霉菌科细菌中提取,而国产头孢主要是从头孢菌素C水解得到。

这两种工艺的差别,成份就相差很多,而带来的后果是药物浓度丶纯度的不同,都会直接影响疗效。

所以在医药这一块,就是一分钱一分货,我们出口的头孢原料药,给欧米国家的,一吨就是上千万的,当然给他们好货了,钱到位了嘛。

而我们出口给阿三国的,那就便宜了,一吨顶多收他们一百万,那阿三国还想要什麽好药?我肯定给他们最差的嘛。

你采购商给我什麽价位,我就给你什麽样的药。

我们是做企业的,又不是做慈善的,怎麽可能放着钱不赚,亏本生产药品?我们图什麽?

就算卖给阿三100万一吨,我照样也要赚钱,原料可想而知的差,林董,你说我说得对不对?」

林三七竖起一个大拇指:「王总是个实在人,我觉得你说得对。」

王牧野一听林三七赞同他的观点,于是就更来劲了:

「如果客户一味要求低价,不讲究疗效,不顾上游原料药厂的死活,这其实是对正常市场的一个极大破坏。

因为最后就会良币驱逐劣币,真正做好药,但价格比较贵的药厂拿不到订单,生存不下去,只能关门大吉。

而那些一心想赚黑心钱,用最劣质的原料,最简易的工艺,甚至连无菌厂房都没有的四丶五流药厂成为了最后的赢家,一味用低价攻占市场。

除了直接影响到药物疗效,副作用多不多外。还有一个要命的地方,那就是研发新药物投入都是巨大的,这需要药企有大量资金支撑。

如果药企不赚钱,没有钱研发新药,那医药行业怎麽进步?人类还有那麽多疾病没有攻克,难道我们就可以躺平了?这显然不合理。

更可怕的是,如果我们国内药企没钱投入研发,而国外药企却在拼命搞科研,最后所有专利药丶特效药就全部掌握在外企手里。

到时我们又要吃大亏了,因为外企完全可以利用垄断狂喊报价了,一盒药收你几万丶几十万的,只有他家有,别无分店,你病人买还是不买?」

这话一出,林三七和周达新都有些发愁了。

周达新直接拍着大腿,非常不甘心道:

「对呀,这不是白白将市场拱手相让嘛,我们这方面的亏吃多了,吃大了,怎麽现在还不吸取教训呢。」

林三七却是重重叹了一口气道:

「主要还是穷闹的,没钱啊,老百姓没钱,国家也没钱。

用哲学的观点来讲,一方面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一方面却是落后的药物生产和经济制约,矛盾啊。

所以王总说得有道理,但各国各有各的国情,发达国家嘛有钱购买好药,穷国跟不上怎麽办?先解决有或无的问题,再谈疗效。」

两位山东大汉一听,愣了一下,随后都只能继续苦笑点头:

「林董说得也对,我们几个虽然在喊穷喊累,但至少我们已经财务自由,衣食无忧,却忘了国内还有六亿人口收入低于一千元每月。

这是忘本了呀。

对了,林董,不知道你这次过来准备采购哪种原料药?数量是多少?

你放心,你是老周的朋友,就是我老王的朋友,我保证不赚一分钱,就当交个朋友了。」

跟南方人说这句没用,对南方企业家来说,人情归人情,生意归生意。

该谈判还是要谈判,该还价也绝不手软,这也是北方人觉得南方人不爽快的原因所在。(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