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京师名医们,来改变历史吧!(月票(2 / 2)
「另外他们可能还会叫一些人。」
「大概中午就会到位。」
赵锡武院长点了点头,接着对着方言说道:
「那咱们先去办公点吧,就上次你们修复御修医方类聚的地方,按照你之前的规划表,把今天的分工分组做了。」
说完他提醒道:
「对了,古籍你带过来了吧?」
方言点头说道:
「带了,在停车场车里。」
「那走吧!」赵锡武院长站起身招呼众人下楼。
方言这时候又对着他说起了另外一件安排工作的事儿。
「赵院长,还有件事得跟您合计,」方言跟着人群往门口走,低声说道,「夏总编那边联系的『回流专家』,大概一周内就能定下来。这些人回来后,家属安置丶住房调配都得提前张罗,廖主任说让咱们先拿出个方案,他好跟部里申请资源。」
赵锡武脚步一顿,回头看他,略微思索后说道:
「住房倒是有几处闲置的老宿舍,就是小点,两居室挤挤也能住。家属工作嘛……研究院的后勤丶图书馆正好缺人,让她们先去过渡?」
「怕不够,」方言补充道,「名单上有超过十位专家,光家属保守估计就十好几口。需要工作的人不少,老胡提了句,他东坝的厂子能消化一部分,但我想着尽量让家属留在研究院体系里,方便照应。」
程莘农在旁插言:
「几家医院的一些部门,还有中医药大学那边,食堂丶校办总缺人手,我去跟玉川那边打个招呼。实在不行,让这些家属去医院中药房学抓药,有专家家属这层关系,问题不大。」
赵锡武想了想一时间也没更好的办法,说道:
「过渡一下还可以,其他尽量协调,住房的事我让行政科先清出来几间,不够就跟隔壁医院借两间周转房。你把专家名单里的家属信息整理出来,标清楚她们以前的工种,我好针对性地去协调。」
方言应道:
「我下午就让人去夏总编那儿抄一份。」
说完他又提醒到:
「对了,还有孩子上学的问题,能不能跟附近的中小学通个气?」
「这个简单,」王文鼎笑了,「咱们自己单位就有学校,提一句就能办,如果其他区的学校,让研究院出封介绍信,问题不大。」
赵锡武拍板:
「就这麽定了。住房丶工作丶上学,三样都得给人家安排妥帖,这些人是带着本事回来的,不能让他们为家里的事分心。」
他看向方言说道:
「你专心盯古籍的事,家属安置我来牵头,保准他们一回到京城,就能踏踏实实住下来。」
要不说,人家是院长呢,办事儿就是快,方言笑着点头:
「有您这话,我就放心了。」
接下来方言去了停车场,把古籍拿到,然后去了之前修复《御修医方类聚》的大会议室。
这会儿里面已经有好些人了。
看到方言拿着古籍来了,都热情的和他招呼,现在都知道这是方言带大家一起刷资历博名声的活动。
对方言那都是笑脸相迎。
接着陆陆续续的还在来人,学校里的人也来了,方药中,刘渡舟,金世元,任应秋……
方言对着赵锡武院长说道:
「咱们这麽多人,不能把单位运作搞瘫痪了吧?」
赵锡武一怔,旋即乐道:
「哈哈,你想多了……放宽心,这大摊子运转多少年了,这种重要又不完全停摆的事儿,怎麽周转我心里有数。」
方言点了点头。
等到后面,师父陆东华也到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些西苑医院的医生。
比如古籍方面专家陈科冀也在。
他们一来就到了方言这边,询问他今天的安排。
「待会儿先开场讲话,然后分组,接下来就按照每组进行工作,大概和修复古籍的分组差不多。」方言回应到。
接下来人多起来,大家都开始互相聊天,聊起了方言这次的活动,以及上次方言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做的事儿,今天他们这次规模肯定是超过广州那边的,而且还要把事儿做的更好。
隐隐之间已经有互相比较的意思在里面了。
等到快到九点的时候,师父焦树德也带着一帮人来了,中央保健医疗中医小组,正儿八经的太医院人员。
这下直接给大家震惊了。
七嘴八舌的讨论这:
「嚯,这帮人都来了!」
「这也是方主任的师父……」
「好家夥,面子够大的!」
「不光焦主任,你看他身后那几位,」有人用胳膊肘捅了捅同伴,「秦伯未先生!王绵之先生!那可是真正的太医院传人,上次在中医学会年会上,我想请教个脉诊问题都没敢上前。」
「方主任这面子也太离谱了,」一个刚从学校过来的讲师咋舌,「咱们研究院请了好几次秦老来讲课,都说是『身体不适』婉拒了,今天居然主动过来……」
「你懂什麽,」旁边的老研究员哼了一声,「这南洋古籍里多少涉及宫廷医案?太医院那帮人手里的秘本,说不定比咱们见的古籍还全。他们来,是给方言撑场子,也是来寻宝的!」
人群后排有人压低声音:「我听说啊,上次广州那边编的册子,保健组的人偷偷抄了一份带走,这次京城版要是做得好,指不定能进首长的藏书阁呢!」
「方主任的手里的东西可都是宝贝。」
「那咱们可得加把劲!」立刻有人接话,「不能让广州那帮人比下去,咱们京城的老少爷们,还能输给南边?」
众人嘀嘀咕咕的,方言已经上去打招呼了。
和这帮大佬们认识了一下,焦树德也正式介绍了方言是他徒弟这事儿。
面对这些大佬们,方言也恭恭敬敬的问好。
一时间也有些羡慕李正吉这家伙了,这里除了方和谦,其他都是这小子的师父,太医院重点培养人才啊……
而在场其他人几个人都好奇的看着方言,这个年轻人最近一年非常出名,他们也从各个渠道听到过他的名字。
特别是李正吉,对方言的评价相当的高。
要知道李正吉已经是天才中的天才了,以前根本没有听过他这麽夸奖过同龄人。
简单的寒暄过后,人员也到位的差不多了,赵锡武院长接下来开始讲话。
「咳咳,」赵锡武轻轻清了清嗓子,没有用麦克风,宏亮而清晰的声音便带着一种沉稳的力量感,瞬间盖过了所有细碎的声响。
「同志们!人都到的差不多了吧?」
他目光扫视全场,在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和中央保健局的专家身上略作停留,微微颔首致意,随后落在了站在身旁丶拿着那宝贵古籍的方言身上。
「感谢大家能在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放下手头的工作,汇聚到这里!」赵锡武开门见山。
「诸位这份对学术的热忱,对振兴中医的责任感,我先代表研究院,谢谢大家!」这句话说完,现场响起一阵掌声。
「今天这个会,是个大事!一件功在当代丶利在千秋的大事!」赵锡武的声音陡然拔高:
「大家面前看到的,是我们的方主任历经波折,从南洋的侨胞朋友手中,特别是槟城『永春堂』林家兄妹那里,费尽心力寻回的这批珍贵古籍!晚清岭南温病的医案丶川派正骨的秘传手稿丶《郑氏跌打续命方图说》等等,包罗万象,价值无可估量!这不只是一本本书,这是流落海外的国粹,是我们南洋骨肉同胞智慧的结晶,是他们拳拳报国心意的体现!」
「林先生他们万里之外,眼巴巴地把这些宝贝托付给我们,为什麽?」赵锡武自问自答:「是信任!是期望!盼着我们能把里面的精华挖出来丶传下去丶用起来!」
「这次的任务,方主任牵头,就是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回应这份期望!」
「我可以告诉大家,这次目标很明确,在『八一』建军节之前,十几天内我们要拿出一个响当当的成果!时间紧丶任务重丶意义大!」
「所以,各位能来的都是争分夺秒来了!这份支持,研究院记下了!」
「这次项目,由方言同志全权负责统筹。他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从广州的南方热带山地丛林医案整理,和我们这边前段时间的御修医方类聚的修复,再到与各方的谈判合作,都是实打实闯出来的!廖主任亲自点将,保健局的焦主任他们今天也拨冗莅临,这本身就是对方言同志和这次项目的最大支持!」
赵老提及焦树德和中央保健局专家,就是点明了与会者的「重量级」,也再次强调了项目的高度。
「接下来的工作,不能蛮干,我们这麽多人聚在这里,更要讲究效率。方主任在开始任务前,已经有了个成熟的框架,古籍原文的校勘丶注释是基础,药理分析是深化,最关键的是临床适配方案的探索!这是直接服务部队丶服务南方边疆丶服务我们即将走出去的涉外中医窗口的核心!」
赵锡武清晰地点出了工作内容。
接下来他又说到:
「具体的分组和任务分配,由方主任来宣布。」
听到这里方言一怔。
什麽?这还得让自己来露脸啊?
这时候赵锡武他对方言点了点头。
方言知道这是领导把风头交给自己呢。
「各方向组的组长,谁牵头哪一块,方主任会斟酌人选,我们要人尽其才,发挥所长!」
「最后,容我再说一点,」赵锡武环视全场,脸上露出一丝带着竞争意味但更多是激励的微笑,「我听说啊,有人拿咱们这次跟广州那边比了?大家憋着劲儿不想输给他们?」
台下有人会意地笑了,气氛活跃起来。
「有比较,有竞争,是好事!说明咱们有上进心!但我要强调的是,我们不光要比速度,更要比质量丶比深度丶比它最终的实际应用价值!广州的同仁们做得好,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京城的力量聚在这里,更要做出一个标杆!」
「咱们齐心协力,把这批海外国粹的价值发掘到极致!」赵锡武用力一挥手,声音洪亮,掷地有声,「让它不仅是『八一』的一份厚礼,更成为我们中医复兴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做好了,往后很多年都会有人记着这事儿!」
「所以……同志们,有信心吗?!」
此话一出,台下陡然一静,接着爆发出整齐而响亮的回应:
「有!」
PS: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