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73章 这是打仗用的吧?心照不宣加快进度(2 / 2)

加入书签

说完过后,方言就找金世元教授过来,赶紧解决问题。

这边事儿乾结束,临床组那边又起了新动静。

王绵之拿着张手绘的地图,正和几位援外医师比划:

「这是越南高平省的丛林分布图,红圈标的是疟疾高发区,咱们的『青蒿配伍方』得按海拔调整,海拔每升三百米,茵陈蒿的用量得减一钱,改用当地的『过江龙』藤叶替代。」

有医师说道:

「可过江龙在古籍里是外用治跌打,内服会不会有风险?」

这时候屠女士走过去接过话头。

「前段时间我们研究院的药理研究生测过,过江龙的乙醇提取物有抗疟活性,毒性成分集中在根茎,咱们只用叶片,配伍甘草就能中和。」

她指了指黑板上新贴的纸条,「这是刚整理的『药材部位禁忌表』,大家对照着用。」

方言听到这里,突然想起个情况。

越南的地域狭长,当时作战的地方地域情况方言还没考虑呢。

他对着那些去过越南的人问道:

「哪位同志在高平省,谅山省,老街省,广宁省去过,了解过当地的情况?」

话音刚落,临床组后排立刻举起几只手。

援外医疗队的韦医生站起身,他说道:

「我在高平待过两年,那边山高林密,溪谷里的水看着清,其实藏着疟原虫,雨季一到,蚊子能把人抬走,不知道方大夫需要了解哪些东西?」

方言想了想说道:

「就是当地的地形,野生动物分布,人员主要聚集区,饮食习惯,民间治疗手段,卫生情况……」

韦医生掰着手指头数起来,声音里带着对丛林的熟稔:

「高平多喀斯特石山,山洞比星星还密,里面阴湿得能攥出水,战士们要是躲雨进去,第二天保准关节疼,当地山民治这毛病,就用晒乾的『过山龙』藤煮水熏洗,咱们临床组可以把这法子加进『丛林常见病』里。」

听到他讲完,方言点点头,突然意识到不对,说道:

「等等,谁说战士要进去了?」

众人:「……」

大家也不是傻子,只不过韦医生是第一个挑明的。

「我的意思是……如果咱们战士进去!」韦医生改口到。

方言点头:

「这个假设很好,那咱们继续!」

众人无语,不过这也是必要的,现在官方都还没消息呢,谁在这里瞎说要干仗,那是要负责的,特别是这麽人的情况下。

韦医生他顿了顿,看了看一旁墙上挂着的华夏地图,指尖在南方下面地图一点,指着那划过一道河谷:

「黑水河沿岸的竹林里有竹鼠,带鼠疫病菌,之前我在那边就遇到有个猎户被咬了发病,当地人用『五倍子砸烂敷伤口』,虽然看起来糙,但确实能止血消毒。」

「饮食习惯呢?」方言追问。

「爱吃生腌鱼!」另一位去过谅山的张医生接话:

「就算在军营里,他们也爱就着鱼露吃生菜,这习惯最容易闹痢疾。古籍里的『石榴皮煮水』治泻痢特别管用,就是得提醒战士们,喝的时候加把炒米,既能护胃,又能当乾粮顶饿。」

说完他又改口,说道:

「我也是假设!」

方言挠挠头,好吧,大家心照不宣就行了。

广宁省回来的王医生则皱起眉:「广宁那边靠海,渔民多有脚气病,脚趾缝烂得流脓。当地用『海桐皮煎汤』泡脚,还得配着『红豆蔻煮水喝』,内外同治。但海桐皮在潮湿地带容易发霉,得教战士们用炭火烤乾了再储存。」

去过老街省的李医生补充:

「老街靠近云南,傣族老乡多,他们治跌打损伤用『酸浆草捣烂调酒』,比咱们的红花油见效快,就是气味大,招蚊子,这点得标清楚,免得战士们在伏击时用。」

越说是越明显了。

方言轻声咳嗽了一下,提醒他们稍微收着点。

接下来又开始了继续针对性了解情况。

这些东西先一步下来,绝对能提高不少生存率。

甚至方言还想加入一些当地游击作战的急救应对,偷偷的写一些东西进去。

强化军事场景适配性,优先选择见效快丶便于携带储存的方案,并考虑隐蔽性如气味警示丶能量补充如炒米搭配等战场特殊需求。

结合古籍记载丶援外医生实战经验及现代药理分析进行多重校验。

当天下午方言他们都在这方面努力,其他人也同时开始调整方正,因为从方言的态度来看,大家都闻着味儿了。

虽然方言没明说,但是事情到现在已经清楚了。

这下目标感一下就清晰多了。

他们这次的结果如果能够得到运用,那确实非常有用,于是大家也更加用功了,等到下午五点该下班的时候,大家也没人走。

一个个都打算尽快的搞出成果来,才肯罢休。

最后时间已经到了七点,食堂已经再次送来晚饭了,方言看着一部年龄大的教授露出疲态后,方言才赶紧和赵锡武副院长商量后,叫了暂停,让吃了就赶紧回去休息了,明天再继续。

不过还是有些年轻的研究人员,主动要求把手里的东西一口气完善出来后再走。

主要是思路已经到这里了,明天指不定又搞忘记了。

他们是饭都没算吃了,一定要弄完再收工。

既然大家热情高涨,赵锡武也不好说什麽,就让大家别累着了,然后该吃饭的吃饭,吃了就赶紧回家休息去了。

方言当然还是陪着大家了,等到七点半的时候,老胡都过来了,看到这边一副要通宵达旦搞下去的架势,一时间也有些吃惊。

距离八一虽然说只有十几天时间,但是也不用这麽搞吧?

「快了,马上就收工!」方言对着老胡说道。

人少了一些后,方言也加入了他们里面开始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他的效率就高多了。

一些需要反覆翻阅典籍东西,在他这里直接就能说出来。

效率直接高了一大截。

所以方言说很快就收工确实不是说着玩的。

过了十几分钟陆陆续续的人员都开始收工了,方言和他们告别,然后这才收拾。

「你们这工作热情够高的啊!?」老胡还有些不明所以,看着黑板上的公示成果,感觉这效率高的吓人。

打算和广州那边打擂台吗?

这边收拾完毕后,方言这才和老胡一起回去了。

明天早上查完房,他们这些人继续在这里开始工作。

等到了家里后,大家都还等着他开饭呢。

方言刚才也没吃饭,回来就赶紧招呼众人开饭了。

一边吃,还一边给大家解释,今天都在干什麽。

当然了大家热情这麽高的原因,他肯定是没说全。

只是告诉大家这次是首都中医们,第一次这麽多高手聚在一起,甚至还有中央医疗保健组的人。

算起来比弄御修医方类聚的时候规模还大。

甚至比华夏药典的编委规模都大,他们的编委里可没有中央医疗保健组这麽多人。

大家也感慨这次方言组织的两场规模庞大的项目,真是堪比中医研究生考试了。

算起来也确实如此。

另外一项秘方研究所扩招,就是全国性的调人。

规模也是相当的大,影响的人也不少。

不知不觉的,大家发现方言已经是能够影响很多人命运的人了。

虽然看起来他只是刚考了研究生,但是手下的人现在正在极速的增多,得到的卫生部重视度也同样在增加。

不知不觉已经和家里的兄弟姊妹拉开很大的距离了。

简直就像是坐火箭似的。

二姐之前如果感觉自己努努力,在上海找到自己的贵人能够一飞冲天,再次和方言肩并肩。

现在已经不这麽想了。

老三的这些活儿,她是真的整不出来。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七月二十号。

这天是1978年全国高考时间,今天方言他们难得放了一天假,主要是这些研究人员里面,有家里人要参加考试,他们好些人都要去加油打气。

当然了方言也不例外,这次是送老朋友陈大导去考北京电影学院。

除了送他去考试,当然还代表首都中医药大学和研究院,以及协和医院,给各考场提供医疗支持。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